蹲點點位:秀山縣洪安鎮
蹲點記者:羅蕓
8月25日傍晚,夕陽西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洪安鎮沸騰起來:從“拉拉渡”渡口到小鎮老街,從清水江大橋橋頭到古鎮景區,古色古香的火鍋店招牌沿街排開,游客圍坐桌前,在“雞鳴三省”之地品嘗地道重慶火鍋。
近3年來,位於重慶、湖南、貴州交界處的“邊城”洪安,開了48家重慶火鍋店,平均每天接待食客超過5000人次,成為重慶除中心城區和區縣城以外,開設火鍋店最多的鄉鎮。
“‘邊城’與‘重慶美食’兩大IP的疊加,引爆了我們的文旅産業。”洪安鎮有關負責人&&,他們將借此契機,打造“重慶火鍋第一程”,讓游客在渝東南進入重慶的首站,就能品嘗到地道重慶美食。
3年開起48家重慶火鍋店
“燙鴨腸要‘七下八上’,稍稍有點捲曲,顏色發白或透明,就燙好了。”25日,記者來到開在319國道邊的一品府老火鍋時,老闆楊沫正在教浙江游客燙鴨腸。
楊沫的火鍋店在2022年國慶前開業,是洪安鎮上第一家重慶火鍋店。在此之前,洪安餐飲業主要是本地酸辣湯鍋、腌菜魚湯鍋等,消費對象也大多是本地人。
後來,當地加大宣傳力度,作為“邊城”“渝東南第一門”的洪安,有了更深刻的文化內涵與承載空間,游客漸漸增多,游覽時間也在延長。重慶火鍋店如雨後春筍般開起來,到處是牛油與辣椒、花椒混合的醇厚香氣,319國道沿線就分佈了20多家火鍋店,形成“火鍋一條街”。
一個邊遠小鎮,為何火鍋店扎堆?
“這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洪安景區服務中心主任楊琼紅介紹。
首先,洪安趕上了重慶文旅快速發展的“天時”。這些年,重慶獨特的山水顏值、城市景觀、美食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今年上半年,洪安接待游客302萬人次,同比增長12.3%。
“很多自駕經洪安到重慶中心城區的游客,都會在這裡‘剎一腳’,提前品嘗正宗的重慶火鍋。”把店開在國道旁的九宮格上品鮮重慶老火鍋老闆彭浩説。
其次,洪安地處渝湘黔三省交界,具有“地利”之便。這裡是沈從文創作《邊城》的背景地,國道319貫穿全鎮,包茂高速從該鎮北部穿過,日均過境車輛超過1萬輛次,龐大的客源為産業提供了基礎客群。
當地幹部群眾協力打造火鍋産業,則是洪安擁有“人和”的關鍵。去年洪安新增25家火鍋店,鎮政府引導其集中開在319國道沿線、老街、景區,形成産業空間上的集聚。
聯合湘黔打造“中國麻辣走廊”
火鍋生意火爆,帶動上下游産業發展。鎮上新增了兩家冷鏈倉庫,為火鍋店配送海産等凍品;推出了3條“火鍋+邊城游”的精品路線,吸引游客賞美景、品美食;帶動洪安及周邊鄉鎮種植蔬菜、養殖雞鴨牛羊,不少居民選擇就地務工。
“利用區位優勢和重慶美食IP,我們準備打造‘重慶火鍋第一程’。”洪安鎮宣傳委員劉磊介紹,“第一程”意即讓洪安旅游成為游客入渝的首個行程,讓洪安的“重慶火鍋”進入游客體驗重慶美食的首個打卡體驗“日程”。
為此,洪安將於9月啟動“洪安火鍋認證計劃”,對48家火鍋店實行“統一底料標準、統一特色食材溯源、統一廚師上崗技能”,讓游客吃得放心;提升區域協作維度,聯合周邊口味相近的湖南省花垣縣、貴州省松桃縣,申報“中國麻辣走廊”文旅IP,為“一腳踏三省(市)”區域注入新的美食IP;持續舉辦洪安火鍋文化節,吸引更多上下游主體進入,鼓勵推出本地特色菜品,為游客提供更多選擇和實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