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大渡口區獲悉,上半年,大渡口新入庫160家科技型企業,增速位列中心城區第一。
為快速壯大科技型企業隊伍,大渡口區採取“六個一批”行動,包括聯動區市場監管局從650家有知識産權且沒有入庫的存量企業中挖掘一批,聯動區經信委從56家不是高新技術企業的規上工業企業中轉化一批,聯動區招商局和7個産業組招商引進一批等。同時,建立科技型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切實抓好小微科技企業孵化、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尤其是加大智慧醫療裝備、電子信息等領域科技企業的培育力度,為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提供定制化培育方案。
在創新項目數量突破上,中元匯吉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全光譜流式細胞儀”入圍市科技局“2025年智慧醫療裝備與前沿技術”重大專項立項,可獲得500萬元支持;寶特航研高性能耐腐蝕合金研發與應用項目、利德工業特種車輛傳動系統領域研究項目等8個項目獲市科技局2025年企業科技攻關聯合行動計劃支持,同比增長30%。
在創新能力提升上,中冶建工大跨空間結構施工過程精細化狀態分析與控制技術、三峰卡萬塔高溫耐腐蝕材料智能熔敷成套技術及産業化等獲市科技進步獎提名,獲獎數量為歷年之最。
在創新生態優化上,大渡口與四川飛度華星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簽訂川渝AI數字科創跨境貿易産業平台孵化項目,完成招商引資1億元;深入推進科技領域改革工作,《大渡口區探索打造科産深度融合新模式》成功入選全市典型案例。
接下來,大渡口區將分層分類推進科技創新平台建設,積極布局電子信息製造、智慧醫療裝備、汽摩裝備、食品農産品加工等新賽道,加快建設國家級、市級創新平台;開展深度融通的産學研合作,定期舉辦科技成果轉化見面會,推動科技成果實現高效轉化。今年,該區將力爭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分別達到1000家、200家以上,確保綜合科技創新指數位於全市第一梯隊。(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周傳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