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重慶要做好哪些事?-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正文
2025 08/19 17:03:29
來源:新華網

高水平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重慶要做好哪些事?

字體:

  新華網重慶8月19日電(韓夢霖)8月19日,中共重慶市委六屆七次全會精神解讀新聞發布會舉行。會上,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市大數據發展局、市科技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城市管理局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圍繞重慶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標任務,分別從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提升超大城市數智治理能力和質效、提升城市宜居功能品質、提升城市安全韌性水平等方面,介紹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具體部署。

  構建“一核引領、多點支撐、協調發展”城鎮體系

  重慶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高健介紹,本次全會提出“構建‘一核引領、多點支撐、協調發展’城鎮體系”,對優化城市空間布局,重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新格局作出了安排部署。

  高健&&,重慶將依託中心城區打造高質量發展主引擎,提升區縣城綜合承載能力。一方面,強化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支撐引領,建設科産城融合發展功能片區,不斷增強産業引領、科技創新、門戶樞紐、綜合服務等功能,以中心城區全面提升帶動全市域發展能級整體躍升;另一方面,加快推動渝西地區、渝東新城與中心城區同城化發展,支持廣安市“同城融圈”,聯動建設“1小時通勤圈”、優質産業圈與便利生活圈,構建一體協同的現代化重慶都市圈。實施區縣城承載能力提升工程,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培育具有重要節點功能的特色中心鎮,以銅梁、梁平、豐都等15個區縣為重點,提升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一縣一策”推動山區庫區現代化和強縣富民,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強縣、工業大縣、旅游名縣。

  在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機制方面,重慶將加大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力度,推動城市與鄉村在規劃、産業、要素和體制機制方面的融合,加快走出超大城市城鄉融合鄉村全面振興新路;深化小縣大城強鎮帶村強村富民貫通改革,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引導規劃、科技、經營、資金進鄉村,暢通城鄉要素雙向順暢流動的制度通道;優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置,推動現代化治理資源和手段向鄉村覆蓋。

  增強超大城市數智化治理能力

  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重慶市大數據發展局黨組書記、局長代小紅&&,重慶將深化落實“人工智能+”行動,深入推動人工智能與數字重慶雙向賦能,全面提升超大城市發展能力、服務能力、治理能力。

  代小紅介紹,重慶將強化人工智能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比如,建設新型數字基礎設施,用好綠色算力底座,打造汽車可信數據空間和高質量數據集,助力汽車産業高質量發展;針對中小微企業,以政府、産業、社會、企業等“四側”數據為基礎,持續豐富産業數據倉,提質建設“行業産業大腦+未來工廠”,提供普惠的、低成本的AI服務。

  在強化人工智能賦能城市高品質服務方面,重慶將全面迭代“渝快辦”,推動人工智能融入老百姓“吃住行游購娛商養學”各方面,打造醫療健康、社會保障、養老服務等多領域“AI+”場景,讓智能化服務更貼近市民日常需求。在“渝快辦”中打造“渝小智”智能體,實現即問即查,為群眾企業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優質服務。

  一體提升城市形態、業態、文態和神態

  在推動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宜居功能品質方面,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黨組書記、主任唐小平介紹,重慶將在城市更新中更好地統籌點上與面上、硬體與軟體、形態與神態、城市能級與産業能級,讓人民群眾通過城市更新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為此,重慶將大力營造高品質城市生活空間,系統推進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建設,實現從造房子向造家園、造生活轉變。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危舊房、老舊小區、城中村改造,加快補齊社區食堂、養老托育等“一老一小”服務短板,完善小區停車、充電、垃圾分類等配套設施,建設“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到2027年,更新改造老舊小區1800個、城中村150個、危舊房2.94萬戶,改造老舊電梯1萬台,打造現代社區100個。推動城市更新由小區、到街區、到片區,精心打造城市更新示範片區30個以上。

  其次,重慶將大力完善現代化城市基礎設施體系。持續推進交通緩堵促暢和路網更新,加快推進一批重大城市路橋隧項目,持續推進軌道交通建設,完善“軌道+公交+步行”便捷通勤換乘系統,推動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持續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數字管線”“城市內澇治理”等重大應用實戰能力。同時,重慶還將大力加強城市建築與風貌管理,加強城市設計對城市界面的精細化引導管控,強化建築風貌管理和歷史文化傳承,嚴格限制新建超高層建築,一體提升城市形態、業態、文態和神態,堅決避免“千城一面”,塑造城市調性、彰顯城市個性;大力推動城市能級與産業能級同步提升,打造更多受年輕人歡迎的生活新場景、消費新場景、創業新場景,為群眾帶來更多“家門口”的就業和增收。

【糾錯】 【責任編輯: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