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在綦江區古南街道連城村,國網綦江供電公司員工正仔細查勘優化宗文宇家的屋頂光伏電表安裝位置,高效推進服務流程,確保宗文宇家計劃安裝的70千瓦光伏發電設備順利並網。該戶屋頂光伏年發電量預計可達7萬千瓦時,年收益將超2.8萬元,讓陽光轉化為村民實實在在的“綠色錢袋”。

重慶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平陽蓋上成片的光伏板。(萬雪蓮 攝)
2024年6月,重慶啟動“百萬千瓦屋頂分佈式光伏”建設行動,提出到2025年新增屋頂光伏超100萬千瓦,累計達200萬千瓦。國網重慶電力積極服務全市2億平方米城鄉屋頂變身“發電站”,自去年6月行動計劃發布以來,截至7月全市新增屋頂光伏達到239.64萬千瓦。全市累計光伏裝機達到514.58萬千瓦,佔全市總裝機13.65%(全市裝機3769.12萬千瓦),顯著增強了清潔能源供應能力,為全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交出了重慶的“金色答卷”。
因地制宜 化整為零的重慶智慧
作為西部唯一的能源凈輸入省市,重慶每一度電都來之不易。當全國光伏地圖將重慶標注為資源貧瘠的Ⅳ類地區時,山城人另辟蹊徑,將目光投向星羅棋佈的屋頂,決心挖掘2億平方米城鄉建築屋頂藏着的“綠色寶藏”。
重慶市重點突出工業園區、鄉村、公共建築、高速公路等領域,分場景分時序精準摸排資源,結合用戶用電特性、充電基礎設施布局、附近電網消納能力等因素,建立“百萬千瓦屋頂分佈式光伏”項目庫;制定《重慶市“百萬千瓦屋頂分佈式光伏”建設方案(2024—2025年)》,印發《分佈式光伏政策彙編》等支撐性文件,打好“1+N”政策組合拳。

國網豐都供電公司員工在龍璟紙業光伏電站檢查設備運行狀況。(蔣艷軍 攝)
作為並網服務的保障者,國網重慶電力制定《分佈式光伏並網服務全流程工作指南》,構建“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工作體系。在永川,為更好地服務區域最大屋頂光伏——三峽能源重慶永川屋頂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去年3月—8月,國網永川供電公司累計出動120名工作人員,高效組織光伏布局、支架導軌安裝、逆變器調試、施放37公里電纜等關鍵工序。在不破壞原屋頂防水的前提下完成安裝,確保企業生産不受影響。

建設中的三峽科技館,建成後通過3350平方的屋頂和立面光伏板,年發電量約60萬千瓦時。(王倩 攝)
尖峰出力 小體量發揮保供大作用
8月5日,重慶電網負荷首次突破3000萬千瓦,當日14時45分,達到3028萬千瓦,今夏第四次創歷史新高。調度大屏上,光伏出力曲線與用電高峰曲線高度重合。259萬千瓦光伏頂峰出力,其中分佈式光伏出力204萬千瓦,火辣陽光化身保供“及時雨”,小光伏釋放了電力保供大能量。
大力發展屋頂光伏,促進了全市度夏保供與企業降本增效的雙贏局面。按照“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消納方式,企業廠區的光伏項目成保供“生力軍”。京東方兩江工廠4.65萬千瓦光伏板,截至2025年7月送電9405萬千瓦時,年省電費2970萬元;長安汽車渝北工廠28兆瓦光伏車棚年發電約2400萬度,覆蓋34%用電,省電費1300余萬元,減排近2萬噸二氧化碳。

國網重慶市南供電公司組織工作人員來到美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檢查屋頂光伏運行情況,助力企業綠色低碳發展。 (龔超 攝)
同時,全市加速推進“光儲”一體化的應用,“沉睡”的屋頂被喚醒成“綠色金庫”。銅梁高新區的重慶慶蘭實業有限公司,生産用電部分來自廠區7&儲能設備和上萬平方米光伏發電設施。據慶蘭實業可持續發展主管劉登高介紹,通過工廠“光儲”一體化應用,廠房7&容量為430千瓦時的儲能設備,可在谷段儲電、峰段放電,既省電費又助電網調峰,廠區樓頂3670塊光伏板全年依靠光伏發電可節省電費100萬元。
今年1—7月,分佈式光伏的發電量達16.65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準煤51萬噸,減少碳排放133萬噸。
陽光福利 服務民生綠色賬本
“多虧了供電所師傅們一次次上門幫忙!”璧山區八塘鎮涼水村村民賴永久指着自家整齊的光伏板,對前來檢查回訪的國網重慶璧山供電公司員工胡世勇感慨道,“從測量、設計方案,到並網調試、定期檢查,都特別用心。現在不僅屋頂再也不漏雨了,電壓也比以前更穩當。”
據了解,涼水村通過將村民的閒置屋頂集中開展“村企合作”,帶動村集體年均增收5萬—10萬元。同時,村民每年可獲得固定租金400元,加上發電收益分成,年收入可達1000元,屋頂光伏正成為村民們的“陽光銀行”。
在石柱縣三星鄉五斗村,村委會屋頂300千瓦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2024年11月12日,國網重慶石柱供電公司下路供電所員工用3小時完成電表安裝,村支書田書記算了筆賬:“每年發電14萬度,村集體能增收5萬元!”下路供電所轄區187戶農戶簽署了屋頂租賃協議,148戶已裝光伏板,15852平方米屋頂成了“搖錢樹”,農戶最低年收益超1100元。

開州區滿月鎮甘泉村賀家坪新農村居民點換“新裝”,搭建起分佈式屋頂光伏。(安姚鑫 攝)
山城之上,陽光鋪滿屋脊;電網之中,綠色奔流不息。重慶正用一場全民共享的屋頂奇妙變身記,書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時代答卷。(林熙熙 顏玲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