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經濟發展“期中考”交出亮眼“成績單”-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正文
2025 08/11 16:31:09
來源:渝北時報

渝北經濟發展“期中考”交出亮眼“成績單”

字體:

  2025年經濟“期中考”陸續放榜。日前,市統計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全市各區縣GDP發展增速數據,其中渝北增速位列全市區縣第一。

  數據顯示,上半年,渝北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444億元,佔全市GDP總量的比重達9.1%,同比增長7.1%。這一增速不僅以顯著優勢領跑全市,更比全市平均線高出2.1個百分點。

  為什麼是渝北?

  在如此大的經濟體量上實現加速跑,在複雜多變的經濟圖景中,在強鄰環伺的競技場上,渝北憑何拔得頭籌?

  其實,渝北經濟增速上的亮眼表現,早有苗頭可尋。

  增長喜人,核心指標整體躍升

  從上半年兩個季度來看,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個主引擎”中,渝北固定資産投資增長5.0%,比全市增速高出1.8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795億元、增長6.7%,總量佔全市比重9.6%,對全市增長貢獻率14.0%;進出口總額完成968.6億元、增長18.5%,總量佔全市比重26.5%,對全市增長貢獻率58.6%,進出口總額拉動全市增長4.5個百分點。

  一系列核心指標穩步攀升,勾勒出“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從投資來看,上半年,渝北固定資産投資總體平穩,基礎設施投資增長較快。全區固定資産投資總額較上年同期增長5.0%,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快速增長達42.9%,佔全區投資比重為36.6%;工業投資增長26.4%,佔全區投資比重為23.0%。

  重大項目是穩定經濟運行的“壓艙石”,也是讀懂渝北發展的一把鑰匙。今年6月10日,總投資達286億元的“疆電入渝”特高壓工程(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正式投産送電,為推動渝北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絕的新動能。“疆電入渝”之外,重慶港主城港區洛磧作業區項目一期工程正加快推進、中廣核渝北天然氣發電項目主體結構將於9月完工……一系列重點項目加速投資放量,將持續在穩定經濟運行、優化産業結構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創新策源,新質生産力加速跑

  賽力斯旗下家庭智慧旗艦SUV——問界M8、全球首款量産可變新汽車——長安啟源E07、首款搭載DeepSeek大模型的産品——長安啟源Q07……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裏,第七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賽力斯和長安等龍頭車企攜多款主力車型集結亮相,秀出了渝北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賽道上的磁力。

  搶抓重慶加速建設世界級、萬億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的戰略機遇,渝北加快構建“産業大腦+未來工廠”,做大做強先進製造業,新質生産力發展呈現加快培育壯大之勢。上半年,渝北規上工業總産值完成2055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4%。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産銷兩旺、表現搶眼,産量達到17.4萬輛、增長99.1%,帶動汽車産業完成産值1021.1億元、增長23.4%。其中,賽力斯旗下M8、M9半年銷量近10萬輛,長安阿維塔連續4個月銷量破萬。

  跑上“快車道”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是渝北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切面,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將“未來科技”放在渝北:渝北本土成長起來的上市企業——再升科技自主研發的“飛機棉”成功應用於國産大飛機C919,並在國際領先的核電站無硅無鋁水過濾材料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該材料將應用於華龍一號EPR核島輔助系統水過濾器;重慶翼動科技研發的超微型無人機“黑刺”,僅一個雞蛋重量,集合衛星導航功能、主動避障功能、超視距數據鏈等配置,是目前國內最小的工業級無人機……

  推動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融合發展,渝北在“未來賽道”上風馳電掣,累計培育專精特新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00余家,引領製造業增加值實現增長9.4%的“好成績”。這些成績既彰顯了渝北作為工業大區和科技強區的強勁韌性,也透露出在新經濟賽道上的獨特優勢,延續了一貫的優質發展態勢。

  活力迸發,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另一方面,渝北現代服務業也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其中生産性服務業更是脫穎而出,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生力量。

  渝北集聚發展工業設計、軟體信息、科技服務等生産性服務業,規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收增長107.0%,金融業息費凈收入增長10.7%。在高能級市場主體的集聚方面,渝北也取得顯著進展,中國物流區域總部落地、方大重慶航空城加快建設,進一步提升了渝北吸引力和競爭力。

  在“三個主引擎”中,外貿的由穩向好更是可貴。上半年,渝北經濟在動能轉換與結構優化中展現出強勁韌性。進出口總額完成968.6億元、增長18.5%,總量佔全市比重26.5%,對全市增長貢獻率58.6%。尤其是今年以來,渝北統籌抓工業促貿易,持續做大做強內外貿一體化産業支撐,創新加工貿易企業跨國分段製造模式,汽車出口增長41%,緯創資通、及時達物流、小傳實業外貿額分別增長80%、48%、26%。

  從消費市場來看,同樣呈現出穩健的增長態勢。上半年,“2025渝北煥新消費季活動”如火如荼,消費活力日盛。從全品類煥新補貼、“潮享‘五美’,惠聚渝北”到“樂宿山中”渝北鄉村民宿納涼音樂季、MODERNSKYLAB,文旅商體展各類活動齊上陣,彰顯了渝北在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區上的格局與魄力。

  與此同時,以舊換新政策發力顯現,尤其是智能設備銷售增勢迅猛,限額以上單位的智能手機、可穿戴智能設備、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351.6%、435.3%、86.1%,市場活力充沛。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95.39億元,同比增長6.7%,增速較一季度提高0.7個百分點。

  “三個主引擎”強勁發力的同時,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新興産業也為渝北經濟高增長注入可持續動力。

  回望上半年,當晨光灑落前沿科技城的智能化生産線,當仙桃數據谷的服務器指示燈徹夜閃爍,渝北在挑大梁與新經濟賽道中寫出了獨特答卷。展望下半年,從重大項目提速建設到總部經濟集聚成勢,一個個分量十足的節點必將連綴成一條求新求進的增長曲線。(記者 柯雨 楊薈琳)

【糾錯】 【責任編輯:李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