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國網重慶營銷服務中心發布消息,今年上半年,重慶在新能源汽車充電領域成效顯著,重慶市數字捷充平台累計接入超充站1468座、超充樁2270個,全市超充樁上半年充電量達8337.33萬千瓦時,同比增長35倍,為全市綠色出行與能源高效利用注入強勁動力。
上半年,超充樁僅佔全市充電樁總量的4.45%,卻貢獻了14.06%的充電量,遠遠大於普通樁的充電效率,超充樁單樁日均充電量較全市充電樁平均水平高182%,高效利用優勢盡顯。

國網重慶銅梁供電公司員工在圍龍服務區檢查充電樁運行情況。(顏玲莉 攝)
當前,重慶持續優化布局超充站點,每個超充站點至少配備1個超充樁。中心城區正加速構建“1公里超充圈”,為新能源汽車用戶提供就近、便捷的充電選擇,有效緩解充電焦慮。
在重慶市渝北區渝魯大道的國網渝北魯能星城超級充電站內,前來充電的新能源汽車用戶絡繹不絕。該站佔地面積超8000平方米,配置51&智能充電樁,可同時為62&車輛提供充電服務,實現充電10分鐘行駛400公里的超充體驗。
不僅如此,該站還配置了專屬公交充電區,30余輛新能源公交車能同時高效補能;配置雙艙智能換電平台,滿足換電車輛需求,日均服務可達800輛·次,保障出租、網約車3分鐘滿電出發,為市民出行提供優質高效的充電服務。
目前,市民可借助渝易充手機APP電子地圖,掌握附近超充站點的分佈與使用情況。“以前找充電樁像無頭蒼蠅,現在點開手機應用,空閒超充樁一目了然,充電很方便。”新能源汽車用戶陳雷感慨道。
前端服務有保障,後端平台建設也開展得如火如荼。國網重慶營銷服務中心按照重慶市政府便攜超充行動計劃要求,於2024年8月28日建成並上線重慶市數字捷充平台以來,應用該平台基於“樁端+車端+電網端”,實時跟蹤全市及各行政區超充建設目標、進度與完成率,對已建和在建項目進行精準統計與排名,直觀呈現各區域建設情況。通過數字化管理,開展V2G車網有序互動,提升電車電池利用率,合理調節用電負荷,實現了能源的高效配置。
數字捷充平台運營負責人徐婷婷&&:“6月10日,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投産送電後,為我們提供了更加穩定的能源保障,能支撐更大規模超充網絡布局和建設。” 
國網重慶合川供電公司員工在彎橋村超級充電站服務車主充電。(秦曉東 攝)
下一步,國網重慶電力將在高速公路服務區、旅游景區加快超充站覆蓋,為長途出行提供保障;推動超充設施進一步下沉至鄉鎮農村等偏遠地區,助力新能源汽車下鄉,實現綠色出行;積極服務全市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全量接入數字捷充平台,讓智能充電服務更好惠及市民。(楊明麗 賀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