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5日,“千里輕舟”貨運班輪首航船舶從江津珞璜港出發。記者 羅斌 攝/視覺重慶
7月25日,一艘裝載36標箱複合材料和一艘裝載123標箱貨物的千噸級集裝箱貨船從江津珞璜港啟航,分別駛向萬州新田港和雲南水富港。與此同時,“涪陵白濤港—雲南水富港”“開州港—萬州新田港”航線同步發航。這4條航線同步啟運,標誌着我市“千里輕舟”貨運班輪正式開行。
市交通運輸委介紹,“千里輕舟”貨運班輪是依託我市三峽庫區1000公里高等級航道體系和多元化船舶運力優勢,以“鐵公水”多式聯運樞紐為節點,銜接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和“一帶一路”聯動發展,創建的具有重慶辨識度的航運服務品牌。
截至目前,我市有“一幹四支”國家高等級航道、“3核心5重點8支點”貨運港口體系,全市三級及以上高等級航道里程達1140公里,港口貨物吞吐能力達2.3億噸、363萬標箱。去年,我市完成水路貨運量2.1億噸,港口吞吐量2.3億噸、133萬標箱,鐵水聯運年貨運量超2200萬噸。
不過,當前我市航運仍存在短板和不足,包括航道存在堵點卡點、港口樞紐輻射能力不強、運輸組織化水平不高等,水運在綜合交通運輸中的比較優勢沒有充分發揮。
“此次開行‘千里輕舟’貨運班輪,將有效串聯我市次支河流航道和中小型港口碼頭,更好地發揮航運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的作用、優勢和潛力,助力我市建設長江上游航運中心,推動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市交通運輸委相關負責人&&,“千里輕舟”貨運班輪不僅有利於優化調整全市船舶運力結構,盤活利用閒置中小型港口碼頭,豐富水路運輸航線網絡,擴大延伸水運腹地範圍和服務縱深,亦有利於充分發揮我市長江及嘉陵江、烏江等高等級水運通道作用,強化與四川、雲南、貴州等省份協同聯動,有力應對三峽水運新通道建設期間船閘擁堵以及葛洲壩通過能力減少的不利影響。
接下來,我市將按照“成熟一條,開行一條”運行方式,逐步開通長江幹線重慶市內及省際航線、嘉陵江烏江等干支聯動航線,以及奉節臍橙運送等特色航線,計劃到2030年開行“千里輕舟”貨運班輪航線15—20條。
在“千里輕舟”貨運班輪首航啟運當天,“千里輕舟”智慧航運平台同步上線。該平台以“數字港航”數據中心為底座,整合港口生産、物流運輸等數據資源,完善貨源統一組織、長江上游航運指數發布等功能,可支持船期在線查詢、艙位實時預訂及物流動態跟蹤,實現全程物流數字化運營和多方協同管理。(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夏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