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作為第33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八大主體活動之一,2025網行者大會在重慶市南岸區舉行。
大會以“網行天下·AI創變”為主題,邀請數百名從業者齊聚南岸,推動設立陸海網絡文化生態研究中心,促進一批數字出版項目簽約,推介系列數字出版産業機會清單,發布“網絡文化産業生態指數”等行業資訊,並聚焦網絡文學、網絡游戲、網絡傳播、融合出版等核心領域開展深入探討,展示數字內容成果。

2025網行者大會在重慶市南岸區舉行。
近年來,重慶全面推進文化強市建設,大力發展網絡出版産業。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主持日常工作)、市電影局局長管洪介紹,2024年重慶市包括網絡出版在內的數字出版行業總産值達313億元,增加值158億元;網絡出版陣地壯大,新增6家網絡出版單位,總量達25家,位居西部前列。
為進一步激發重慶網絡出版業創新創造活力,推動相關産業迭代升級,當天,“陸海網絡文化生態研究中心”在重慶成立。
該中心聚焦網絡生態、網絡文學、網絡游戲、融合出版等重點領域,致力於把握網絡傳播規律,推動網絡內容建設與文明培育,以品牌刊物《網行者》為重要陣地,打造有重慶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網絡文化生態研究智庫。
該中心首批共建單位為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數字出版研究所、中華出版促進會、重慶新華出版集團、重慶大學出版研究院、西南大學出版研究院、重慶華略數字文化研究院。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總經理李忠、重慶城市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張紹榮、重慶大學新聞學院院長郭小安等受聘為首批專家,一同搭建産學研協同引擎。

陸海網絡文化生態研究中心專家受聘儀式。
活動舉辦地南岸區當前正着力建設新時代文化強區。南岸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喻顯鑌介紹,南岸區擁有全市首個數字出版産業基地、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區、全國版權示範園區等金字招牌,集聚重慶新華出版集團、騰訊、巨人網絡、多劇視頻等龍頭企業和灝瀚網絡、點軒科技、煜顏科技等高成長性明星企業,累計培育文化企業近6000家(其中數字文化企業300余家)、從業人員超3萬人、年營收超130億元。
活動中,南岸區政府副區長游泳向業內行業領袖、內容創作者、技術專家等推介南岸區·天譽數字文化創意産業基地的發展規劃與稟賦優勢。8家企業現場簽約入駐。
據悉,該基地將重點引進影視拍攝、網絡視聽、後期製作、數字出版、游戲開發、內容生成等類型企業,推進微短劇與游戲、劇本、動漫産業等深度融合,形成“短劇+游戲+劇本+”模式,打造“基地品牌+企業品牌+産品品牌”的文化産業品牌體系。
此外,“IP·創未來”“魅力重慶”數字創意設計大賽也於會上正式啟動,賽事面向全球徵集作品,旨在匯聚全球創意智慧,推動數字文創産業高質量發展。

南岸區·天譽數字文化創意産業基地入駐企業代表簽約儀式。
2025網行者大會也是一次洞察行業發展趨勢、啟迪智慧火花的網絡文化盛會。
行業信息發布環節,發布了《網絡文化産業生態指數(2025)》《2025網行者熱詞觀察報告》,揭曉了“2025中國互聯網風雲榜”。
其中,《網絡文化産業生態指數(2025)》從我國網絡文化産業生態指數、網絡文化産業生態新特徵、網絡文化産業生態發展挑戰、網絡文化産業生態優化建議4個方面入手,揭示網絡文化産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躍遷”的轉型拐點。
主旨演講環節,中國編輯學會會長、《網行者》編委會主任郝振省,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秘書長敖然,分別圍繞“智媒時代的出版創新與編輯轉型”“中國網絡文學發展新趨勢”“跳出傳統出版看出版”等話題作分享。
除主會場活動外,2025網行者大會還開展了“網絡文學創作生態與商業模式”“數字娛樂全球産業新範式”“AI助力融合出版”“網絡生態的觀察與建設”“成渝雙城文學對話”五大分論壇,構築數字內容生態協同創新高地。(劉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