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日,渝中區人大常委會舉行解放碑地下環道通行效率提升調研座談會。新華網 韓夢霖 攝
新華網重慶7月7日電(韓夢霖)“導航功能的限制,是制約環道充分發揮‘過路作用’的牛鼻子問題,必須要下決心解決!”“目前環道主要入口周邊的引導牌數量較少,引導標識離入口太近,不利於駕駛員提前觀察判斷,容易錯過入口,建議在入口前設置連續的引導標牌。”“在解放碑商圈工作、生活的相當部分人群對環道不知曉、不熟悉,可以針對這部分人群開展精準宣傳!”……
7月2日,在一場圍繞“解放碑地下環道通行效率提升”的調研座談會上,現場颳起了“頭腦風暴”——來自渝中區的人大代表、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環道運營單位負責人、涉及的企業代表,以及街道工委、商圈管委會負責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展開了充分的討論,參會的人大代表直面問題,各抒己見。不少人的筆記本上記錄得密密麻麻,現場氣氛熱烈而務實。
為什麼會舉辦這樣一場座談調研?
解放碑商圈作為重慶商務商貿發展極核和對外開放展示窗口,人氣、商氣集聚。在解放碑商圈地下25米深處,有一條歷時13年建設、投資超20億元的地下環道系統——解放碑地下環道。2023年7月30日,解放碑地下環道正式全線貫通運行。環道總長7.5公里,它如同一條隱於地下的“交通大動脈”,貫通商圈內主要商業樓宇28個地下車庫、近2.3萬個車位,實現了解放碑商圈地下交通與地面交通互聯互通。
儘管環道開通以來,車流量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但該區人大代表在調研走訪中發現,不少在渝中區工作和生活的市民,對於解放碑地下環道仍存在“不熟悉”的情況。還有的人則是“不敢走”“不願走”,認為環道結構複雜、容易迷路,地下環道的通行效率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因為不熟悉,無論是平峰期還是高峰期,不少司機習慣性選擇走較擁擠的路面道路,也不會選擇地下環道進出。”渝中區人大城環委相關負責人&&。導航功能不完善,是導致這一情況的一個主要原因。目前,導航信號基站僅在地下環道主幹道安裝,基站信號未覆蓋已連通的車庫,導航軟體數據庫無車庫內部道路信息,使用導航軟體通過環道前往解放碑商圈任意路面位置,目的地只能定位到附近的具體停車庫,如果定位到路面具體位置,導航將不推薦走環道。
“導航功能的限制,讓許多市民尤其是不熟悉車庫與路面位置關係的人,不清楚有環道這條‘近路’。”渝中區人大城環委相關負責人説。此外,交通標識設置不夠合理、目標群體宣傳不足、車庫未完全連通等原因,共同導致了環道使用率達不到預期。
群眾有期盼,人大有行動。1月14日,在渝中區十九屆人大七次會議上,李鵬、陳良勝、陸偉等幾位區人大代表提出了“進一步提升解放碑地下環道通行效率”的相關建議。渝中區人大常委會也將“助推解放碑地下環道通行效率提升”列為年度專題調研工作加以推動。
“推動提升解放碑地下環道通行效率,不僅有利於盤活存量國有資産,提高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是發揮人大職能作用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的一次有力探索。”渝中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張煥倫&&。
今年3月,渝中區人大城環委牽頭制定調研方案,明確調研組成員,按時序、分階段開展現場調研、座談交流等活動,全面了解實際情況,並在調研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操作性強的建議。調研組還通過“渝中人大”微信公眾號,線上收集調查問卷715份。

渝中區人大城環委工作人員進行現場查看。新華網發(受訪者供圖)
聽民聲、納民智的同時,渝中區人大充分發揮統籌協調職能,建立了“邊拍照片、邊查問題、邊督整改”的動態工作機制,形成問題&賬銷號制,要求責任單位限時落實,整改前後對比照片存檔追蹤。
比如,針對群眾集中反映的標識混亂問題,渝中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國華現場督辦,推動40塊關鍵標識標牌煥然一新:在環道內部更新7塊指引牌,19個車庫&&口增設樓層連接提示,14條主幹道旁立起車庫方嚮導引牌,註明了附近已連通環道的車庫名稱及方向,主動引導市民群眾選擇環道出行。渝中區人大城環委還跟相關部門一起,製作了地下環道行程指南,將錯綜複雜的“地下迷宮”轉化為生動直觀、一目了然的“地圖攻略”。

右側為環道入口300米處增設的引導牌。新華網發(受訪者供圖)
作為規模龐大的基礎設施,解放碑地下環道的使用涉及政府部門、運營公司、商圈企業、車庫業主單位、通勤市民等多方利益。“提升通行效率和使用率,不能單打獨鬥,要靠各方更緊密地協作配合,更加充分地發揮好人大職能,與政府部門凝聚起治理合力,形成政府與社會共治、共管、共受益的格局。”座談會上,渝中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衛強説。
一位參與調研的區人大代表認為,座談會搭建起了人大代表與行政機關面對面交流的&&,通過一線監督與現場交辦的聯動機制,推動黨委政府關心、代表群眾關切的問題更高效地解決,充分體現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的生動實踐。
“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單一的停車功能,到綜合商務功能、交通功能,為更好服務渝中區經濟社會發展,解放碑地下環道的現實需求還在不斷升級。”張煥倫&&,接下來,渝中區人大將以釘釘子精神繼續跟蹤督辦,推動相關部門單位邊查邊改,不斷優化地上地下交通組織,合理規劃連接重點場景、重點樓宇出行線路,努力加強對樓宇企業、公共交通組織等重點人群宣傳,切實將人大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城市治理效能,讓地下環道真正成為服務市民群眾的“城市動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