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烯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裏,銀納米線在精密儀器中延展成柔性透明導電薄膜。這家專精特新企業的生産線上,流動的不僅是前沿科技,還有農行重慶市分行注入的金融“活水”。
“500萬的‘科技e貸’就像及時雨,讓我們在研發關鍵期沒有後顧之憂。”重慶烯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周明指着設備説。
在綦江,像烯宇這樣受到農行精準澆灌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正在形成“星火燎原”之勢。2024年,綦江全年新增32家科技型企業和6家創新型中小企業,27家企業獲得市級專精特新認定,43家企業通過市級高新技術企業審核。這其中,有超過60%都是農行服務的對象。
截至目前,農行重慶綦江支行現有小微企業貸款167戶260筆,金額超5.7億元。
産品創新:從“磚頭貸款”到“知産”變現
科技型小微企業研發投入大,資金需求旺盛,然而大多數企業主反應,很難從傳統銀行獲得可持續性貸款。
“這主要跟銀行的風險偏好有關。”農行重慶綦江支行公司業務部陳新&&,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特點是輕資産,核心資産是專利、發明等知識産權,缺乏相關的廠房、設備等有形資産。
陳新説,傳統信貸産品大多依賴抵押物,信貸審批流程也是“一刀切”的狀態。近幾年,為充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高中小微企業融資可得性,農行持續探索金融産品創新,開發出“微擔e貸”“渝惠e貸”等適配不同類型中小微企業的産品。
“科技e貸”就是其中之一。該産品是農行專為科技型小微企業設計的線上信貸産品,具有融資額度高、貸款期限長、利率低、擔保方式靈活等優勢,尤其適用於缺乏固定資産、抵押物不足的科技型企業。
除重慶烯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外,重慶渝創新材料有限公司也是“科技e貸”的受益者。

陳新走訪重慶渝創新材料有限公司。朱俊潔 攝
該公司為重慶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重點支持高新技術企業,致力於依託綦江區電解鋁産業鏈條,從事鋁的生産、加工等環節。因鋁産品存在生産周期,訂單又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為保障貨物流通性和及時交貨率,需要大量流動資金囤積原材料。
為使企業周轉暢通、營業順利,農行重慶綦江支行積極為其提供信貸支持,發放“科技e貸”800萬元。
陳新&&,目前農行也在做更多的産品創新和調整,爭取通過差異化服務,將綦江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實現全覆蓋。
服務更新:業務顧問變身“科技紅娘”
“以前融資就像無頭蒼蠅,現在他們有專人主動上門定制個性化方案,而且資金很快就到位了。”重慶炙焱動力製造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感慨。
該企業曾因搬遷、市場拓展等,在資金周轉上有強需求。農行重慶綦江支行迅速派出專人設計融資方案,採用敞口授信方式提供3000萬元的信用敞口簽票支持。

陳新與重慶炙焱動力製造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交流。朱俊潔 攝
這一轉變源於“需求導向”的服務機制創新。工作人員通過服務對接、進展跟蹤、分行聯動等工作方法,主動定位企業痛點。“服務過程中,工作人員特別專業,完全像是我們內行人。從行業專業詞彙到自身業務開展,如數家珍。”該負責人説。
“成立科技型企業專人服務團隊”是農行重慶綦江支行踐行“科技金融”和“普惠金融”的重要舉措之一。陳新認為,做業務必須深耕,特別是針對科技成果前景難以直觀體現,“預期價值”難以準確判斷,“科技報表”難以獲得認可等問題,更需要團隊每一位成員認真學習知識,真正走進企業,成為企業與資金、資源間的“紅娘”。
此外,在服務模式上,農行重慶綦江支行從“單兵作戰”轉為“系統賦能”。一方面持續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借力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金融監管分局,了解綦江區內企業信息,緊密對接,“一項目一方案”全力服務小微企業;另一方面,用好全國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渝企金服”平台等線上輔助工具,精準為企業畫像。同時,加強與興農擔保、進出口擔保、小微擔、農擔、科學城擔保等擔保機構深度合作,通過擴寬融資增信渠道、增加風險緩釋方式,持續加大中小微企業信貸供給。
目前,農行重慶市分行全行上下已初步搭建起“政策+服務+産品”三位一體的中小微企業全鏈條金融支持體系和“批量+精準+綜合”新型服務模式。“下一步,重慶市分行將繼續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續優化信貸産品結構,拓寬融資渠道,推動更多科技型小微企業獲得低成本、高效率的定制化金融服務,助力重慶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農行重慶市分行有關負責人&&。(朱俊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