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涪陵高新區,施工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園區裏,一家家企業開足馬力、生産正忙;綜保區裏貨品裝箱、等待轉運,通江達海走向世界……
這裡,正成為涪陵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同時也是堅持黨建引領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近年來,涪陵高新區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聚焦全區“2349”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延伸黨建工作觸角,通過將組織建在産業鏈上、黨員聚在産業鏈上、服務沉在産業鏈上,探索走出一條黨建強、産業興的發展新路徑。
“鏈”上強組織
匯聚産業發展合力
産業鏈上強黨建,一頭連着組織,一頭連着産業,是黨建工作新的延伸、新的探索。
4月11日,以“成渝雙城鏈全球 中國農貿通四海”為主題的涪陵跨境電商公共服務暨全球泡(榨)菜出口平台推介會在涪陵區舉行。該平台以“一站式”服務為核心,整合物流、報關、清關等功能,平均通關時效從傳統模式的一個月縮短至一週,物流成本顯著降低。此外,平台打通“銷售預退稅”通道,企業商品售出即可退稅,資金周轉效率大幅提升。
目前,該平台已整合500余家物流企業、100余家報關公司和50余個物流口岸,吸引10余家優質金融服務商和30家川渝企業入駐,初步形成集跨境電商企業孵化和人員培訓、數據流量融資服務、出口平台整體運營、海外市場營銷推廣於一體的食品及農副産品跨境電商産業帶。
跨境電商平台負責人龐開中&&,取得如此的成效,不僅在於企業的努力,更源自黨組織的支持,在推動跨境電商平台成立初期,涪陵高新區黨工委就深入參與。“我們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改變了企業單打獨鬥的問題,通過組織聯動、産業聯動、資源聯動,積極向市商務委、市農業農村委、市市場監管局爭取政策,協調海關、外管、商務、稅務等職能部門,聯結高新區相關行業企業的優勢,整合收匯、結匯、物流、保險、報關、清關、金融、海外推廣、産業培育等全流程服務,最終形成‘一站式’服務平台。”涪陵高新區相關負責人&&。
從各自獨立發展,到聯合共建,像這樣探索黨建引領的例子在涪陵高新區並不少見。近年來,為進一步發揮好非公黨建的重要作用,涪陵高新區探索打造了“1+4+N”非公黨建工作體系。
在深入分析了企業、産業和經濟發展特點後,涪陵高新區以1個園區黨工委發揮“指揮部”作用,將園區非公企業黨組織分為裝備製造、醫藥食品、材料産業、電子信息四大産業類別,與4個機關黨支部結對建成4個“黨建協作組”。同時對於“N個”未建立黨組織的企業,涪陵高新區則以園區統建、單獨組建、行業聯建等方式應建盡建。截至目前,已累計建成基層黨組織102個,實現黨的工作全覆蓋。
“組織建起來,鏈條強起來。黨建鏈的建立不僅是組織的延伸,更串起産業鏈把産業上下游企業擰成一股繩,讓産業發展配置更優、馬力更足。”涪陵高新區相關負責人&&,目前,通過強化組織體系,建立聯動機制,黨建鏈正為涪陵高新區注入源源不斷的紅色動能。
以汽車産業鏈條為例。該鏈上企業以黨建為紐帶,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鏈上企業的“朋友圈”越來越廣。在黨組織穿針引線下,揚州通聯、江西蔚樂科技等11家企業於今年經鏈上招商成功落戶涪陵,成為涪陵高新區汽車産業的又一重要力量。
“鏈”上聚先鋒
激活産業發展動能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産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
這一論斷在重慶三愛海陵實業有限責任公司體現得尤為深刻。作為一家老牌企業,三愛海陵於1965年因三線建設遷入涪陵。雖然企業經過國企改革轉變為民營企業,但黨的領導一直在加強,紅色的血脈一直在深入。“公司黨委設黨支部15個,現有黨員162人,從企業的産品研發到生産、從質檢到走進市場,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貫穿企業的生産經營整個環節。”三愛海陵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助理張知希&&。
其中,公司品保部副部長(測試技術工程師)田昌華就是典型的代表。作為從事品質檢測18年的老黨員,田昌華深耕行業與企業共成長。在企業壯大過程中,面對産品檢測數量持續增長,檢測設備的檢驗探測頭磨損突出等難題,他毅然決然地站了出來,帶頭攻關。
“通過對探測頭材料進行不斷更新升級,田昌華主導開發了第二代、第三代的綜合檢測設備。其中第三代檢測設備根據不同的測量項目的需求融入了世界先進的檢測技術儀器,處於行業領先水平。”張知希介紹。
“我們十分注重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據涪陵高新區相關責任人介紹,近年來,為着力解決“塊”上活力不足問題,涪陵高新區以黨建強引領發展強為目標,還創新實施了“1+1+1”頭雁培育工程。
在持續選育好書記隊伍、引領好企業家隊伍、發展好黨員隊伍的基礎上,涪陵高新區持續推進“先鋒模範”制度走深走實,引導非公企業黨員亮身份、立標杆、作表率,成立黨員攻堅小組、黨員科研小組,在重點項目建設、核心技術攻關等關鍵崗位發揮作用,讓黨旗在非公企業各條戰線高高飄揚。
截至目前,涪陵高新區在建強基層黨組織的前提下,積極發揮黨的組織優勢和資源優勢,已重點在全園區、各企業技術骨幹、業務精兵隊伍中發展黨員107人,通過把各類管理人才、工程師、技師等作為培養黨員的重點對象,最大限度地把優秀人才聚集到黨內。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如今在“頭雁”引領下,涪陵高新區企業正呈現出蓬勃的生命力。如,華蘭生物堅持黨建引領,組建“科技創新先鋒班”,以書記任班長,骨幹黨員為成員,形成強雁帶動、群雁齊飛的工作格局。公司23名黨員獲批專利147件,佔公司專利總數的80%以上,更是在近期憑藉在血液製品領域的系統性創新突破,榮獲2024年度重慶市企業技術創新獎,成為重慶生物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的代表企業。
“鏈”上優服務
激發産業發展活力
時下,在重慶卡淶複合材料有限公司二期項目的施工現場,場平建設搶抓進度,新建污水管道覆土回填……這些躍動的建設脈搏正詮釋着“卡淶速度”的新內涵。
“全靠着服務專員的幫助,特別是為滿足重型模壓設備佈置需求,經多方溝通協調重新選定新地塊,才有了現在熱火朝天的場面。”重慶卡淶綜合主管謝林餘人&&,過去卡淶一期建設創造了遠近聞名的“卡淶速度”,今年在服務專員的幫助下,重慶卡淶有信心實現“卡淶速度”的2.0升級。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卡淶二期項目是在一期生産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研發升級。新工藝採用全新的材料體系及技術基礎,具有生産製造時間更短,設備投入更低,産品碳排放更低等特點。
從項目建設的“卡淶速度”到科技創新的“卡淶速度”,變的是企業發展方向,不變的是服務專員一如既往的優質服務。
據介紹,近年來,涪陵高新區以黨建為引領,始終堅持把服務賦能抓在“鏈上”,確保産業鏈黨建在服務企業發展過程中始終保持活力,通過建立企業服務專員制度,做實“專班推進+專員服務”工作機制,讓黨員化身企業發展的服務員,全方位、全過程助企發展。
截至目前,涪陵高新區全園區近200家企業均安排“1名領導+1名服務專員”無縫對接,24小時暢通企業訴求渠道,實現全域全覆蓋。
黨建引領不僅體現在項目推進和産業升級上,更體現在對企業的精準服務和關懷上。涪陵高新區還積極構建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網,通過開展營商環境“四問四送”專項行動,主動向企業問候、問需、問計、問效,送政策、送服務、送資金、送人才,切實解決企業發展難題,提升開發區服務效能。近年來,涪陵高新區協助16家企業、18個項目爭取超長期國債“兩重”“兩新”資金4.58億元。
“近年來,隨着與客戶合作關係日益緊密以及國外新業務拓展,公司現有規模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正大力推動實施老舊設備更新改造。涪陵高新區企業服務專員主動走訪、積極推送政策、上門指導,協助我們爭取資金2250萬元。該項目預計今年年底改造完成,完成後將實現生産效能提高36.18%、綜合能耗降低25.64%。”美心翼申技改負責人劉朝剛説。
“該專項行動實施以來已累計實現企業服務覆蓋率、走訪率達到100%,問題辦結率90%,企業滿意度達95%以上。”涪陵高新區相關負責人&&。
“在黨建引領下,我們企業得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幫助和支持。”鑫源汽車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園區不僅提供了完善的幫扶優惠政策,還通過黨建惠企實事項目,採取“分送集報”(即一次申報、分批到達)的通關模式,幫助該企業解決出口汽車數量大、批次多、運輸難等問題,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據介紹,2024年,鑫源汽車實現整車及零部件出口約1916萬美元,節約117萬元,提前享受退稅1793萬元。(劉玉珮 龍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