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影化的語言、國際化的風格,講述新三峽故事,全景式反映三峽新氣象、新變化、新發展,記錄歷史、見證變遷、謳歌時代……6月26日,國內首部3D紀錄電影《新三峽》全球首映儀式在北京舉行,並同步在全國“人民院線”公映。重慶文旅集團旗下長江黃金郵輪獲得放映授權,將免費向游客播放,通過“跟着電影去旅游”的方式,助推重慶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創作團隊與觀眾見面
用鏡頭講述新三峽故事
黑白記憶與彩色畫面交相輝映,近200公里的長江三峽被凝練成一組組真實的人物故事:
執行退休前最後一次航行任務的老船長杜崇新;三峽大壩建成後,從水手變身演員、在景區帆船上表演划槳、喊號子的船工趙氏兄弟;定居上海崇明島、過着幸福生活的三峽移民余勝清;1998年大洪災中的倖存者江珊、王展平;一生記錄三峽變遷的老攝像師佘代科……5組平凡人物的故事交叉演繹,以小見大、以情動人,深情謳歌了三峽工程和三峽人民。
當天下午,《新三峽》全球首映儀式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隨着一幀幀精美畫面閃過,影片用鏡頭向世界展示了“三峽之新、三峽之變、三峽之美”;用國際化的視覺語言為觀眾奉獻了“大美新三峽”的視覺盛宴;用鮮活而真實的故事,回應了社會對三峽的世紀之問、百年之問、生態之問、發展之問;以人文高度、哲學深度、客觀角度、公正尺度和人性溫度,展示了一個真實的三峽、客觀的三峽、發展的三峽,表達了對三峽工程、三峽人民和時代豐碑的謳歌與讚美。
據介紹,《新三峽》由原國務院三峽辦(現合併水利部)、重慶市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和中央新影集團聯合攝製,中央新影國際傳媒承制。

《新三峽》海報。
尤其值一提的是,劇組還邀請了電影《阿凡達》《終結者2》的3D視效總監、被美國譽為“好萊塢3D技術之父”的恰克·康米斯基,美國電影藝術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兩度榮獲奧斯卡獎、《大峽谷》《黃石公園》導演凱斯·梅林,法國紀錄電影大師《海洋》《遷徙的鳥》的導演雅克·貝漢,《神秘中國》《釣魚島真相》導演克裏斯蒂·裏比,以及美國休斯敦國際電影節主席亨特·陶德5位國際電影大師加盟,為影片注入國際化的視覺語言和影像質感。
“三峽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本身就具有強大的視覺衝擊力和震撼力。我希望通過自己的3D技術,將三峽的壯美景色和宏大工程以最真實、最震撼的方式呈現給觀眾。”恰克·康米斯基説。

《新三峽》主創團隊
“三峽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瑰寶。通過紀錄片的形式記錄三峽的變遷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我希望能夠運用自己的經驗和技巧,將三峽的故事講述得更加生動、感人,讓更多的人了解三峽、熱愛三峽。”凱斯·梅林也稱。
“影片用了高清攝像機與3D攝像機並軌拍攝,不僅增強了片子的歷史質感,也很靈動,實現了難以超越的高度。”“解説詞的視角、經度、緯度、高度、溫度,表達出了厚重的家國情懷。”“畫面的角度、力度達到了相當的高度,是一部很有質感和深意的紀錄片……”60分鐘的放映結束,現場掌聲雷動,經久不息,眾多觀眾給予了該片極高評價。
30年跟蹤拍攝、10年匠心打磨鑄就精品
“我從小生活在長江之畔,對長江有很深厚的感情。”首映儀式後,該片導演、重慶奉節人、中國電影“華表獎”獲得者楊書華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導演楊書華分享創作背後的故事。
他稱,1992年,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通過後,作為三峽人,感到非常激動。1994年,三峽工程動工以後,整個庫區的人文、生態、社會、城市等方方面面,都在搬遷過程中發生着變化。這種變化對他産生了巨大觸動。他意識到,需要用影像把它們記錄下來,讓更多人知道。
於是,自1993年起,楊書華就用鏡頭記錄三峽。2011年,他更是策劃製作了大型文獻紀錄電影《中國三峽》,一舉斬獲中國電影“華表獎”。
“在拍攝《中國三峽》的過程中,我發現三峽蘊含了太多有趣的故事,一部紀錄片根本無法給觀眾講完這些故事。於是,我和我的團隊決定再次把鏡頭對準三峽,就有了如今的《新三峽》。”楊書華説。
《中國三峽》《新三峽》兩部片子都是講述的三峽,但無論從立意,還是題材都有很大不同。如,《中國三峽》紀錄電影是從歷史的視角和宏觀的敘事,表現舉世矚目的三峽大壩偉大工程的前因後果,在建設過程中的曲折性、艱巨性和複雜性,展現為實現偉大夢想的中國力量和中華民族的骨與魄。
《新三峽》則真實、客觀、多側面地反映三峽工程建成後三峽地區及長江中下游發生的新氣象、新變化。
此外,《新三峽》還採取科學考察、社會調查、文化采風以及跨媒體互動、資源共享的製作方式,得到了11位中國院士的傾力支持,50多位專家參與對話,100位學者和親歷者現身説法,以科學的態度和嚴謹的求證,回應了三峽工程的重大命題,帶領觀眾穿越歷史,揭開了三峽變遷背後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感受了三峽的壯美與變遷,體味了大國崛起的脈動與榮光。
“跟着電影去旅游”,黃金游輪獲授權
首映儀式,還舉行了授權儀式。中央新影國際傳媒將大型紀錄電影《中國三峽》、七集電視紀錄片《新三峽》以及本次首映的3D紀錄電影《新三峽》,授權給了重慶文旅集團旗下長江黃金游輪,將向游客免費播放。
《新三峽》不僅是一部紀錄電影作品、一個時代的歷史見證和文化留存,更是生動反映新重慶、新中國新發展的一面鏡子,是中華民族關於三峽工程的一部國家形象片和激發中國人民愛國熱情的影像史詩。
“‘跟着電影去旅游’,是當前熱門的旅游方式,我們將依託本次授權,以黃金郵輪為載體,鑄造長江文化集合體,讓黃金郵輪成為收集、整理、集成長江文化的理想載體和核心平台,濃縮長江文明、承載核心IP價值的標誌性移動文化地標。”重慶文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冉斌稱。

重慶文旅集團旗下黃金郵輪獲得授權。
他同時&&,重慶文旅集團還將推出三峽腹地精華游等精品旅游線路,打造世界文旅爆款;“串珠成鏈”,重塑三峽文旅風貌、構建長江文旅版圖,譜寫三峽傳播史詩、激活文旅創新基因,推動長江三峽從單線觀光游向全域深度體驗游轉型,全力構建以巴蜀文旅走廊為核心的“大都市、大武陵、大三峽”文旅産業聯盟體系。
具體舉措包括:
以黃金游輪為載體,鑄長江文化集合體,使之成為收集、整理、集成、弘揚沿江詩歌文化、三國文化、三峽文化、三線文化、紅色文化、藏羌文化、巴蜀文化、滇黔文化、荊楚文化、湖湘文化、贛皖文化、吳越文化的理想載體與核心平台。
研磨精品,打造世界文旅爆款。通過充分開發國內國外客源市場,打造三峽腹地精華游、大三峽自駕游等,促使“三峽文旅精品工程”成為中華文明對話世界的“金色名片”。
雕琢地標,塑造文旅新標識。在黃金郵輪上打造“長江流動博物館”“三峽文化藝術館”“長江流域生物館”三位一體的主題空間群,使其成為濃縮長江文明、承載核心IP價值的標誌性移動文化地標。
煥新添彩,重塑三峽文旅風貌。賦能存量資源,推動碼頭、核心景區等沿江關鍵文旅要素提檔升級;挖掘增量價值,創新拓展應用場景,打造文旅融合精品項目。
串珠成鏈,構建長江文旅版圖。作為長江游輪標誌性龍頭企業之一的黃金游輪,旗下艦隊將串聯起重慶至宜昌的經典自然人文景點,打造享譽世界的“千里峽江”文旅版圖。
開拓市場,譜寫三峽傳播史詩。強化與沿江區縣深度合作,共享資源、共推業務、共做項目、共拓市場、共建品牌,共同做大做強長江三峽文旅基本盤。
百業融合,激活文旅創新基因。通過挖掘文化內涵與創新旅游體驗,推動文旅産業與農業、工業、體育、教育、康養等全領域深度融合,構建起“一業興、百業旺”的共生生態。
數智驅動,領航文旅科技浪潮。依託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技術,構建長江三峽全域智慧文旅平台,讓千年三峽插上數字文旅騰飛的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