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科技的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已經成為促進經濟轉型的重要力量。在良好的營商和人才環境下,重慶數字産業得到了大力發展,一舉成為“智慧名城”。重慶金融業率先實現了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綜合實力穩步提升,西部金融中心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作為一家創業公司,馬上消費過去十年,最大的精神價值是選擇‘無人可依’。只有無人可依,讓自己無路可退,他才會向內求索,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這是馬上消費十年最重要的方法論。”日前,在馬上消費10周年活動上,董事長趙國慶回溯創業初心時感慨道。

馬上消費董事長趙國慶講話。
趙國慶&&,作為一家從重慶起步、服務全國的數字金融機構,馬上消費創立之初就堅持以科技為驅動,走出一條“自營+開放平台+金融雲”的獨特發展之路。
如今,馬上消費累計納稅超百億元,服務用戶突破兩億人次,帶動商品交易額逾萬億元,直接解決超4300人就業,通過技術創新和服務優化,實現自身業務發展與地方經濟發展的協同共進,社會責任始終在肩。
自主研發 守正創新回報社會
“科技自主研發貫穿馬上消費的整個發展全程。”趙國慶説,十年中,在重慶市各項政策的支持下,馬上消費踐行“源於AI、擁有AI、運用AI、開放AI”的戰略,從“技術使用者”蛻變為“技術創造者”,為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科技動力,並取得了重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目前,該公司科技人才超過3200人,佔比達到75%,累計申請發明專利超 2600 件,主導或參與編制國內外標準超百項。自研的金融大模型 “天鏡” 已迭代至 3.0 版本。
此外,在科技的支撐下,累計服務超兩億用戶,遍佈全國31個省區市,帶動商品交易額過萬億元,助力釋放消費潛力,以數字普惠金融小切口融入服務實體經濟大格局。
馬上消費還持續堅定地用技術回報社會。“富慧養” 智慧養殖項目已覆蓋 16 個區縣,助農增加營業收入超1000萬元;“逸驪 Job” 平台共計服務 212 萬個用戶,為 48 萬個用戶介紹工作機會;自研基於情感大模型的“智慧養老情感陪護機器人”,落地重慶第一社會福利院,賦能養老産業創新發展,寫好養老金融大文章。

馬上消費智慧養老情感陪護機器人。
心繫用戶 數字金融的溫度與責任
趙國慶介紹,如今,馬上消費註冊用戶量已達到2.18 億。“這份成績源於用戶的信任與選擇。”
自2015年上線以來,馬上消費旗下安逸花已經與用戶相互扶持、相伴同行了十年,成為他們在關鍵時刻的助手。
比如,今年32歲的沈女士在低估時刻遇到了安逸花。因車禍右腿骨折的她,在養傷時不能工作。“奈何那時處處都要用錢。”沈女士回憶,“還好安逸花提供了讓我走過最困難日子的關鍵支持。”用戶莫先生也是安逸花的老用戶,從廚師學徒到如今的“莫老闆”,安逸花是他奮鬥路上的堅強後盾。
“十年間,有人從單身變成了爸爸媽媽,也有人告別了家鄉,在新的城市生根發芽。這些真實的故事,勾勒出普惠金融的溫暖輪廓。”面向下一個十年,趙國慶強調,馬上消費將始終堅守初心,自立自強,以奮鬥為綱,就像安逸花9年用戶莫師傅説的一樣:“做菜要用真材實料”,做人做企業更要有真材實料,馬上消費也將用“真材實料”的産品、服務,用心服務好每一位用戶。
産學研融合 厚植人才發展沃土
金融科技的本質是科技,科技的核心是人才。
馬上消費始終堅持人才驅動戰略,解決人才的可得性,提升人才廣度密度厚度,積極吸引國內外高端科技和金融人才,提升西部金融中心辨識度。目前,該公司核心團隊100%由“金融+科技”的複合型人才組成公司,科技人才佔比超75%,與南開大學等高校建立了21個産學研合作實驗室,與全國200多家高校建立院係就業合作關係,構築金融科技人才高地。
同時,馬上消費近幾年加大校招生的招聘力度。“這既是面向未來儲備人才的重要手段,更是馬上消費承擔社會責任的方式。”馬上消費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還通過打造行業開放式分享平台“馬科大研究院”,“內外兼修”為員工及行業賦能,已累計組織各類培訓近5000次,沉澱超1300門金融科技課程。
面向未來,趙國慶&&,要“心態歸零,重新出發”。新十年要構建全新的能力,做好人才培養,持續探索AI與金融場景的深度融合,這背後最重要的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內求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