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6月13日,由華潤集團、中國華電開發建設的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首批2&100萬千瓦煤電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標誌着我國“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首批機組投産發電。
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地處哈密三塘湖戈壁腹地,是我國“十四五”重點建設的疆電外送特高壓第三通道——“疆電入渝”工程的配套電源項目。該基地通過“風光火熱儲一體化”模式,實現新能源高比例外送,對於優化電力資源配置、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意義重大。

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煤電項目全景。
融入大格局,疆渝同受益。在“沙戈荒”大基地開發建設的背景下,在供、需端的迫切需求下,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建設進入議事日程。
基地總投資547億元,開發建設過程中,華潤集團、中國華電齊心協力推動基地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水平投産,攜手打造我國戈壁治理、荒漠化土地利用與新型電力系統相結合的“標杆典型”、全國跨區域能源合作的“央企典範”。
基地電源總規模1420萬千瓦,其中煤電400萬千瓦、風電700萬千瓦、光伏300萬千瓦、光熱20萬千瓦,配套建設120萬千瓦/480萬千瓦時的電化學儲能裝置。基地項目以大型風電、光伏為基礎,以當地電煤就地轉化的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煤電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實現統一規劃、統籌建設和運營。
本次投産的2×100萬千瓦大容量、高參數、低排放燃煤項目充分貫徹清潔綠色理念,通過將超超臨界技術與深度調峰能力深度融合,既能發揮“疆電入渝”電力供應“穩定器”作用,又能作為新能源消納的“調節器”,為能源安全與綠色轉型開闢新路徑。機組採用先進的發電節能技術和設備,主蒸汽壓力參數、發電煤耗、調峰性能、百萬機組水耗、廠用電率等參數均處於國內同類型機組先進水平。同步建設高效除塵、脫硫、脫硝設施,煙囪出口污染物濃度實現全時段超低排放、優於燃氣機組排放標準。基地項目全面建成後,每年可減少燃煤消耗約6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600萬噸。
項目建設帶動“參工參建”就業2.3萬人次。同時,華潤集團、中國華電堅持清潔能源開發和生態環境治理相結合,創新採用“封育保護-生態修復-科技治理”分區施策的生態治理方案,投入專項資金用於“沙戈荒”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充分提升清潔能源基地的生態、經濟、社會等綜合效益。
據悉,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計劃於2025年12月實現除光熱外全部機組投産發電,屆時,每年將有360億千瓦時綠電通過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線路直送川渝大地,讓戈壁變為“能源綠洲”,將有力推動新疆清潔能源高效開發利用,為重慶用電安全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堅強能源保障,極大增強跨區域能源互濟能力,帶動産業鏈協同發展、民生就業和促進民族團結,助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為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發揮積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