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每日電訊丨重慶沙坪壩:小病在基層 大病不出區 -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正文
2025 05/09 16:08:12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新華每日電訊丨重慶沙坪壩:小病在基層 大病不出區

字體:

  來源:5月9日《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周聞韜

  前不久,家住重慶市沙坪壩區回龍壩鎮的何青嶺,在農貿市場趕集時突感頭暈、心悸,不慎跌倒。路人發現後將他扶起,並撥打了120急救電話。急救人員迅速趕到現場,將患者送往鎮衞生院,發現存在急性心肌梗死跡象,須就近立即治療。

  鎮衞生院隨即啟動遠程會診系統,與沙坪壩區陳家橋醫院的心內科專家展開雲端會診,確認患者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借助高清影像,鎮衞生院醫護人員在專家的實時指導下,成功為患者實施了靜脈溶栓治療。後期又通過雙向轉診綠色通道,安排監護型救護車將患者送至陳家橋醫院進行血管再通,並接受了介入手術,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跑贏這場生命“接力賽”,得益於一張全域聯動的醫療服務網。近年來,沙坪壩區以緊密型醫共體建設為抓手,通過資源整合、數字賦能、服務下沉等舉措,促進區域醫療資源高效流動、均衡布局,破解群眾“看病難”問題。

  “目前,全區建立了‘向上醫聯體、向下醫共體、縱橫聯動專科聯盟’的整合型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初步實現區域醫療資源縱向貫通、橫向聯動、全域覆蓋。”沙坪壩區衞生健康委負責人説。

  向上——以轄區內大型三甲醫院為龍頭,與區級醫院建立臨床醫療、雙向轉診、人才培養、學科學術合作等業務聯動,推進醫聯體建設。

  向下——由4家區級公立醫院牽頭,聯合21家鎮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組建4個緊密型醫共體,推動區級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

  與此同時,當地還依託市、區專科能力強的上級醫院或臨床科室,建立了婦女兒童保健、中醫藥服務、腫瘤防治等56個專病專科聯盟,開展業務指導、培訓培養、技術幫扶等學科專科聯動。

  何青嶺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救治,還得益於醫療衞生服務的延伸和拓展。作為沙坪壩區“家庭醫生”簽約居民,他不僅每季度要接受慢病隨訪,家庭醫生還會通過日常巡診掌握其健康動態,為發病後快速響應、準確診斷奠定基礎。術後,回龍壩鎮衞生院繼續為其提供康復指導,形成“預防—治療—康復—管理”的閉環服務。

  截至目前,沙坪壩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已覆蓋46萬名居民,重點人群簽約覆蓋率達86%。當地還打造“紅岩醫者”黨建品牌,165個基層家庭醫生團隊和171名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專家,常態化開展“家醫趕場”“家醫巡診”“專家義診”,滿足居民不同層次的健康需求。

  家住沙坪壩區覃家崗街道馬家岩社區的龔樹珍老人,因長期患有心腦血管疾病,需頻繁往返三甲醫院。如今,通過家庭醫生預約,她每週四都能在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直接接受西南醫院心內科專家的診療。“沒想到專家能來社區坐診,很方便!”龔樹珍感嘆。

  依託智慧醫療技術,沙坪壩區還建成了“數字健康駕駛艙”,集成放射、超聲、心電、檢驗、消毒供應“五大共享中心”,智慧醫療、智慧應急、智慧管理等七大智慧平台,實現全區醫療數據一網聯通、一屏通覽、信息隨查,基層診療雲端會診、醫檢互認,居民慢性病管理、家庭醫生簽約等服務也可以在線完成。2024年,服務量突破60萬例,為群眾節約檢查費用580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以群眾健康需求為導向,以數字賦能為引擎,持續推動醫共體改革向縱深發展,讓人民群眾獲得更高質量的醫療衞生服務。”沙坪壩區衞生健康委負責人&&。

【糾錯】 【責任編輯:李華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