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重慶4月2日電(記者周聞韜)近年來,重慶積極探索基層人大工作創新,在各區縣街道一級設立街道議事代表會議制度,發揮基層民主監督、傳遞政情民意、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4月1日,渝北區大竹林街道第一屆議事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召開。大會聚焦街道發展與民生福祉,聽取並審議了街道辦事處工作報告、街道人大工委工作報告、街道2024年重點民生實事完成情況報告、代表建議辦理情況報告。
會議共設三個分會場,與會人員討論了三個報告,開展2024年大竹林街道重點民生實事完成情況和2024年大竹林街道辦事處第一屆議事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代表建議辦理滿意度測評,圍繞街道經濟發展、民生服務、平安法治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

據悉,大竹林街道2025年度11件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包括“既有住宅增設電梯項目”“老舊住宅電梯更新項目”等。在建好社區學院方面,將充分發揮“社區學院”在黨建統領、思想引導、基層治理、文化活動、惠民服務、“教聯體”社校家建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
會上採取無記名記票的形式,由區人大代表、議事代表對2024年大竹林街道重點民生實事完成情況和建議辦理進行滿意度測評。根據測評結果,民生實事完成情況測評結果滿意率100%,建議辦理結果測評滿意率98%。
“我們社區關於老舊小區適老化設施改造、新增空調落水管和充電樁等的建議都得到了積極的回應和辦理,實實在在便利了居民的生活,大家都感到滿意。”水竹苑社區議事代表陳燕&&。
“街道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在教辦樓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中,街道社區大量走訪居民、排查隱患,精準開展需求調研,居民全流程參與,需求建議能得到及時反饋,還實施了長效維護機制,避免‘改造後失管’。”大竹林街道議事代表監督小組組長王吉説。
大竹林街道通過發揮議事代表在各行各業中的引領作用,鼓勵他們密切&&群眾,深入了解社情民意,為群眾代言發聲。現場還對2024年度優秀議事代表和議事代表優秀建議進行表彰。
“街道通過‘人大 +’工作模式,推動議事代表全程參與社區治理,切實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大竹林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王燕介紹,街道在全市首創“人大+社區學院”治理品牌,依託社區學院,部分議事代表結合愛好特長,在社區學院中成為“團長”“教師”“管理人員”“社團團員”等,在文化、藝術、體育、科技、便民服務五大社團聯盟160余個社團中與居民學在一起、樂在一起、幹在一起,以“興趣課堂”深度鏈結居民,構建群眾精神家園,鼓勵更多居民參與社區建設,激活社區治理“源頭活水”。
大竹林街道黨工委書記陳鋒&&,街道議事代表會議制度已初步構建起“黨工委領導、部門落實、群眾參與、代表監督”的工作體系,為基層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街道將堅持黨建引領基層高效能治理,以小切口解決民生痛點,聚焦群眾房前屋後的關鍵小事,建立落實快速響應機制,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切實提升治理效能,建立“群眾點題、代表破題、部門解題、社會助題”的工作模式,確保民生項目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