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3月31日《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吳燕霞
重慶九龍坡區民主村社區最近迎來一件新鮮事:西城天街對面那片閒置的實驗二小地塊,搖身一變成了便民臨時停車場。
曾經,這裡是九龍坡區實驗二小所在地。2023年實驗二小搬出了這片繁華地。

重慶九龍坡區民主村城市更新二期工程新建的綜合市場。組圖均由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吳燕霞 攝
小學的搬遷,雖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上下學高峰期的交通堵塞問題,但這裡密布居民樓、商場,行人、車輛來往頻繁,“停車難”“交通堵”“人車混行”仍然是個“老大難”問題。
為此,九龍坡區城市管理局會同區多個相關單位進行研究,聯合多部門在社區議事堂擺開“龍門陣”,結合民生需求和現實資源,最終決定將實驗二小地塊改建為便民臨時停車場。
2024年12月30日,200多名工人進場施工,項目採取多工種穿插作業、多工序科學銜接等方式推動,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按下建設“快進鍵”。此外,建設方還在山城巧妙實現了“空間折疊”,利用重慶特有的坡地高差設計雙&&口,這不僅能提高車輛進出便利度,還能高效利用“犄角旮旯”地塊,盡可能多地增加停車位。
2025年1月23日,停車場全面竣工,419個新增車位、21個充電樁,出現在商業繁華區。
要想民生工程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僅需要政府部門的科學規劃與政策引導,也需要經營主體的高效運營。“目前我們設置停車2元每小時,單日停車價格上限為20元,每天的營收7000余元,能夠覆蓋單日運營成本,項目預計3年回本。”重慶九龍城市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説,“此外,公司還拿出100個停車位讓利於民,只要經認證確係民主村社區居民的,停車費用由450元/月優惠至350元/月。”
民主村的村民馮文初阿姨,是停車場的第一批顧客,她説:“原來我們的車要停在商場的停車場,現在能停在自家樓下,不僅方便,停車費用也低了不少。”

開在民主村社區的小店。
“小地塊”撬動“大民生”。閒置地塊變身便民停車場,既有效緩解了群眾的民生痛點,又實現了存量空間高效利用。這不僅展現了城市治理中精細化“繡花功夫”與民生溫度的同頻共振,也是重慶九龍坡區奮力探索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的鮮活縮影。
重慶九龍坡區還圍繞“景區城市、客廳城市、經營城市”理念,加快建設城市現代化治理展示地,在城市現代化治理“十大行動”中紮實開展閒置地塊利用行動。截至目前,九龍坡區梳理閒置可利用地塊154宗、7854畝,正按照“一地塊一方案”盤活思路,由點及面穩步推開、因地制宜盤活利用,其中已完成盤活利用987畝,建成臨時停車場、社區公園、夜市街區等場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