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6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産業聯盟在渝正式成立。新華網發(受訪單位供圖)
新華網重慶2月26日電(邵以南)2月26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産業聯盟在渝正式成立,現場與一批川渝兩地區縣政府以及金融機構、市場主體完成簽約。這意味着未來三至五年,該聯盟將獲得金融機構超500億元授信額度,拉動産業投資超50億元,打造一批巴蜀文旅標誌性項目,並在産業協同發展、資源聯動共享等方面持續深化合作。
據了解,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産業聯盟是由重慶文化旅游集團與四川省旅游投資集團共同發起,聯合兩地區縣政府、文旅企業、科創平台、高等院校、金融機構、文博單位等共同組建的市場化聯合體,現有成員單位280家。聯盟將通過發揮項目投資、金融賦能、産業諮詢、配套服務、招商引資、宣傳推介、政策爭取等七大功能,實施川渝兩地文旅資源的全面整合與深度開發、資源高效配置利用,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線路和標誌性爆款精品,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旅領軍企業,促進地區文旅産業提檔升級,推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高質量發展。
“建設好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需要構建‘文旅旗艦國企+文旅産業聯盟’的大馬力發動機,以市場化方式引領帶動形成‘千軍萬馬做文旅’的磅礡態勢。”重慶文化旅游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冉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産業聯盟力爭在3年內實現成員單位超1000家,聯盟企業年均對川渝文化産業、旅游業增加值貢獻超600億元。
當天,聯盟還發布了成渝雙城六大精品線路,包括:巴蜀逸趣——山水都市休閒游,巴蜀綠脈——長江雲水生態游,巴蜀幻境——光影藝術文化游,巴蜀古韻——世遺文化穿越游,巴蜀尋蹤——人文自然研學游,巴蜀崢嶸——紅色旅途傳承游。
“通過集中推出川渝特色文旅資源,向市場展現具有國際范、中國味、巴蜀韻的文旅畫卷。”四川省旅游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游勇&&,聯盟將大力推動兩地資源整合、産業聯動、品牌共創,把“巴山蜀水文脈相連”的底蘊轉化為“川渝文旅價值共生”的勢能。
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工作之一,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以重慶中心城區、成都“雙核”為驅動,規劃建設“成渝古道文化旅游帶”“長江上游生態文化旅游帶”“成綿樂世界遺産”三條精品旅游帶,以大峨眉——大熊貓生態文化旅游協同發展區、古蜀文化與嘉陵山水休閒旅游協同發展區等七個特色旅游區為骨架,構築“五橫五縱”旅游通道、構建生態旅游大環線。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五年來,川渝兩地合力建設文旅統一大市場取得階段性成果。2024年,兩地互訪游客超1億人次,累計接待游客超10億人次,文旅綜合收入達1.2萬億元,同比增幅超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