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2月10日電(韓夢霖)為推動惠企惠民政策精準直達、高效兌現,增強政策效果和服務效能,日前,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推行七項舉措推動惠企惠民政策“直達快享”。
據介紹,這七項舉措主要分為減免不動産登記費用的細化舉措、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制度改革舉措和減輕企業資金壓力的惠企利民措施三種類型。以減徵不動産登記費為例,對申請辦理車庫、車位、儲藏室不動産登記的,單獨核發不動産權屬證書或登記證明的,不動産登記費由原住宅類不動産登記每件550元,減按住宅類不動産登記每件80元收取。
近期,重慶嶸城新地置業有限公司為新增的122個車位辦理了不動産登記手續,這一減徵政策直接為該商業綜合體節省了5萬餘元的費用。重慶某開發商企業負責人在得知該政策後&&:“對我們企業來説,這是實實在在的支持和幫助,讓我們可以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小區後續的建設和服務提升上。”
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方面,此次明確,土地使用權人申請對已出讓的工業用地(含標準廠房用地)項目進行新建、改建、擴建的,經産業主管部門認定符合産業政策的,可根據産業發展需要按相應程序合理確定建築規模,增加的建築規模可免繳土地價款。
“郵運通”是集寄遞物流、農村電商、普惠金融等於一體的新業態新模式,作為服務鄉村振興的綜合服務體系,是一項多跨協同、融合發展的創新性基層改革重點任務。此次&&的舉措規定,針對工業用地和物流倉儲用地,在符合規劃、不改變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對參與“郵運通”運營的郵政、快遞、運輸等企業利用現有廠房改造建設,增加容積率用於倉儲、包裝、運輸裝卸等郵政快遞物流功能的,不增收土地出讓價款,企業可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降低新建、改建廠房産生的土地成本。
此外,重慶此次還&&了銀行保函預存土地復墾費用、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管理等措施,切實減輕企業資金壓力。在重慶市建設項目臨時用地土地復墾管理中,增設以銀行保函方式全額預存土地復墾費用,土地復墾義務人可選擇銀行保函替代現金預存土地復墾費用,減少企業在臨時用地過程中的現金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