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日起,長期護理保險(以下簡稱長護險)在全國範圍內正式實施,預計有3500萬失能老年人因此受益。
自2016年起,我國先後在49個城市啟動長護險試點工作,重慶為試點城市之一。2022年,重慶市將長護險試點擴大到所有區縣參加職工醫保的人員。去年3月1日起,重慶長護險試點對象進一步放寬,評估結論達到中度失能二級的人員被納入待遇享受範圍,惠及人群進一步擴容。
“長護險産生了良好社會效應,但還存在對特困失能人員保障不足的問題。”市政協委員、彭水縣政協主席程途&&,調研發現,特困失能人員作為居民醫保對象中的特殊群體,未納入長護險的享受範圍,“特困失能人員本可作為非職工醫保對象以個人身份參加職工醫保,但是每年繳費金額較高。以2025年為例,一檔繳納標準3207元/年·人、二檔繳納標準6765元/年·人,而城鄉特困人員尤其是特困對象中的失能人員這類群體,無力以個人身份購買職工醫保。”
以彭水為例,特困對象中有半失能人員692人、全失能人員206人,入住農村敬老院和縣失能照護中心的不足100人。而市場化運營的專業照護機構或居家上門服務機構因考慮企業效益,又不會免費供給服務。
為此,程途提出三條建議:一是實施參保擴面,將特困失能人員納入長護險財政兜底參保對象範圍,市級醫保部門統一將民政部門認定的特困失能人員納入享受長護險的範圍;二是實施優惠政策,將特困失能人員參保等費用列入財政兜底保障,針對特困失能人員每年所需繳納的職工醫保費和長護險費實行全額資助或部分資助,資助資金由市級財政資金統籌支付;三是探索激勵機制,鼓勵長護險機構助力兜底養老事業,支持長護險機構向農村地區延伸業務,推動農村地區培育養老服務本土人才。
【糾錯】 【責任編輯:李海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