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2024年全市兩會上,市政協委員金勇傑提交《關於大力引育中高端人才 加快建設西部人才中心的建議》的提案,建議人力部門與教育、科技、金融等主管部門緊密合作,優化人才創新生態環境,增強人才引領發展效能,加快中高端人才培養速度,創建國家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推動人才資源等創新要素向重慶重點産業加速集聚。
效果:該提案被列為重點跟蹤督辦提案,由市委組織部牽頭落實。去年,重慶一體推進人才創新創業全周期服務機制改革,加快打造人才創新載體,川渝兩地聯合發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急需緊缺人才目錄》,加快推進西部金融人才市場落地,構建人才專屬金融服務體系。
“早上來碗小面,晚上來頓火鍋,日子別提多‘安逸’。”
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高管王彥敏,去年6月才來到重慶,短短半年多時間,這位在上海生活了10多年的“新上海人”,已經養成了一個“重慶胃”。不僅如此,她的社保、公積金、養老保險等也一同轉到了重慶。
“重慶人才福利政策越來越好了,我身邊不少朋友也已‘扎根’重慶。”不知不覺中,王彥敏已愛上這座城市。
這個改變的背後,離不開市政協委員、市委金融工作委員會專職副書記金勇傑提交的一份提案——《關於大力引育中高端人才 加快建設西部人才中心的建議》。
“新兵”上陣
聚焦發展堵點為重慶引育中高端人才建言
金勇傑是消費金融領域的專家,但在政協委員這個崗位上,卻是個“新兵”。決定寫什麼提案,他花了不少心思。
“提案主題應是市委市政府關注的內容,也要與重慶發展難點、堵點相關。”金勇傑將提案內容聚焦到他關注多年的一個難題:中高端人才引育。
“近年來到重慶發展的消費金融領域頭部企業越來越多,但是許多企業高管卻並未完全落地重慶(指未落戶重慶或者仍然選擇在外地繳納社保)。”金勇傑擔憂,未能在重慶扎根的人才,未來流失的風險可能會更大,“這種情況不只在金融行業出現。”經過前期調研,他敏銳地發現重慶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上“大有可為”之處——
“重慶在高層次人才社保、醫療、教育方面的政策,還有差距”“吸引人才資源向‘416’科技創新戰略布局和‘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現代金融等重慶重點産業加速集聚的政策引導力,還不夠”……
在多方調研、反復論證的基礎上,金勇傑寫下《關於大力引育中高端人才 加快建設西部人才中心的建議》,分析當下吸引人才資源向“416”科技創新戰略布局等重點産業加速集聚工作中,在創新創業支持、市場准入、公共服務等方面與先進地區存在的差距,提出優化人才創新生態環境、增強人才引領發展效能、加強中高端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建議。
提案“落地有聲”
西部首個“人才創新創業板”在重慶股份轉讓中心開板
在提案提交系統中按下“確認”鍵時,金勇傑心中還有些忐忑:“提案能否被重視,能否産生作用?”
短短3個多月後,金勇傑便收到了市委組織部對提案的回復。
提案獲得市委組織部有關領導高度重視,親自督辦、親自過問提案辦理情況,市委組織部會同相關協辦單位認真研究、反復商討,多次和金勇傑&&溝通。
在多方努力下,提案中的設想,一步步變成現實。
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立項、川渝兩省市聯合實施編制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急需緊缺人才目錄》正式發布,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人才協同發展;
“新重慶人才貸”“新重慶人才險”“新重慶人才擔”等金融産品陸續發布,累計投放人才企業經營性信用貸款50億元、人才企業保險在保額超過13億元。
不止於此,在2024年的最後一天,“人才創新創業板”在重慶股份轉讓中心開板,為不同層級人才企業提供個性化資本資源資金服務。
“這項工作意義重大,它填補了西部‘人才創新創業板’的空白。”得知當天共有21家人才企業正式入板時,金勇傑心頭一暖。
總結“好經驗”
再接再厲為重慶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首個提案成效便如此顯著,有什麼秘訣?金勇傑總結了“好提案”的三個條件:立意要準、部門重視、務實可行。
“立意要準,就是提案方向要切合市委中心工作,聚焦高質量發展中的難點卡點問題。部門重視,就是找到能引起多方共鳴、亟待解決的問題。務實可行,則是指建議要有可操作性措施,才能具備可持續深化的基礎。”金勇傑説,“其實就是要緊扣‘國之大者’、體察民之關切,建真言、出實招、有實效。”
今年全市兩會召開在即,金勇傑也同樣按照這三個條件擬定提案。“我將從推動養老産業高質量發展的‘大場景’入手,聚焦‘小切口’突破,重點圍繞加強養老機構監管,豐富養老金融服務供給,防控非法金融活動風險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記者 卞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