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1月10日電(韓夢霖)1月9日,智聯電動車産業全球發展工作會議在渝召開。重慶市經濟信息委與雅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愛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有限公司、杭州北斗時空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就創新構建中國智聯電動車標準體系,支持重慶建設智聯電動車全球産業基地,引領電動車産業數實融合、高質量發展達成共識。
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電動車已深度融入社會生活,成為低碳生活理念下便民出行與末端配送的重要工具。目前,重慶市擁有8家電動車(含電動摩托車、電動自行車)生産企業。2024年,雅迪、愛瑪、&鈴3家電動車企業在渝電動車産量近300萬輛,産值超過70億元;宗申、隆鑫等傳統摩托車企業也正加快電動摩托車産業布局。同時,重慶市電動車産業本地配套率超過60%,電機、電控、車架、燈具、儀表等已基本實現就近配套。
會議提出了推動智聯電動車産業全球發展的相關任務,包括依靠智聯化規範國內電動摩托車市場、提升電動自行車的治理能力,加速構建中國智聯電動車全球發展體系,以重慶為核心支點構建智聯電動車全球智能製造體系,構建AI+北斗&&、助推産業數實融合發展,培育“産業大腦”、完善産業生態等。
“以北斗智聯為代表的自主信息技術發展,為電動車産業數實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撐。”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主任劉江&&。
&鈴科技代表姚立&&,電動車海外市場潛力巨大,&鈴科技將支持重慶智聯電動車全球産業基地建設。與會電池企業相關負責人提出,要同步加快鋰電池和鉛酸電池的智聯化進程,從技術上實現對電池的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支持電池監測、防控違規充電、支持電池回收等功能,在全面提升電池安全性能的基礎上,加快開發能滿足智聯電動車相匹配的高安全、長壽命智聯型電池産品,服務智聯電動車全球化發展。
會議提出,要基於相關標準和規範加快建立智聯電動摩托車標準,完善智聯電動自行車標準,並加快建立智聯電動車出海標準,形成中國智聯電動車技術和産品標準體系。同時,加大標準創新力度,加快制定數字化管理標準體系和質量技術服務體系。
以此次簽約為契機,重慶將緊扣電動車産業智聯化、全球化發展趨勢,聚焦不斷壯大智聯電動車整車規模、加快完善智聯電動車産業鏈條、持續提升産品智聯化水平、積極拓展海外出口市場、着力打造公共服務&&等重點任務,持續優化智聯電動車産業生態,加速打造智聯電動車全球産業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