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採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着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近年來,大足區堅持圍繞做靚享譽世界的文化會客廳,建強鏈結成渝的“兩高”橋頭堡的總目標,積極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市結構優化、功能完善和品質提升。
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在這裡碰撞出圈,社區居民與特色景區在這裡和諧共生,物質富裕與精神富有在這裡齊頭並進,從“世界文化遺産地”“五金之都”“海棠香國”,到“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大足正通過城市更新行動讓“天下大足·福滿人間”的獨特魅力在渝西大地精彩綻放。
更新、升級、騰籠換鳥
老街區呈現“新業態”
▲龍中路片區街區品質提升
人行道路擴寬了,管線也梳理更新了,文化標識更多了……近日,走進大足區龍中路,映入眼簾的城市變化讓市民眼前一亮。這條存有大足市民公認的母城記憶的城市走廊正通過更新升級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
據了解,宏聲廣場—龍中路—插旗山橋沿線地處大足老城核心區域,形成於上世紀90年代左右。這一片區聚集了機關單位、國有企業辦公樓、住宅小區、臨街商業、廣場等各類建築,歷史久、人氣旺。
但隨着時代發展,該片區公共服務設施不完善、空間結構不合理、街區品質較差等問題日益突出,已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更新提升迫在眉捷。
為此,大足區住房和城鄉建委在尊重群眾意願的基礎上,牽頭實施了大足區母城城市更新項目(龍中路片區),高標準打卡推進提升街區品質。
如何讓老街區煥發新生機,考驗着決策者的智慧。
2022年以來,大足區邀請重慶市設計院專家團隊聯手深入龍中路實地調研考察,走進商鋪和居民家中,聽取群眾意見;反復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升級改造模式,決定計劃分兩個階段推行,整體從市政設施配套、活化街區建築資源、營造文化環境氛圍等方面入手。
具體來説,即通過更新完善公共服務設施,統籌地上地下基礎設施提升;優化區域空間結構,塑造街區特色風貌;提升片區整體品質,彰顯大足文化特色;調整提升業態功能,激發街區人氣活力。
“我們正加緊推進機關單位、國有企業辦公樓的騰退工作,按照一樓一策的設計部署打卡推進建設工程,讓龍中路實現騰籠換鳥、産業更新,讓老街區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中升級出適合各年齡階段的新業態,成為大足的又一張城市名片。”大足區住房和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
龍中路片區僅是大足區推進老舊街區更新工作的一個縮影。
目前,大足區按照《大足區城市更新行動計劃(2023-2025年)》已形成了一系列城市更新提升規劃,系統研究了更新範圍內經濟、文化、公共服務、生態空間、産業功能等要素,提出了城市更新提升正面負面清單,形成了城市更新提升指引和策略,為全域建設大足石刻文化公園打下了堅實基礎。
調研、規劃、因地制宜
老居民過上“新生活”
▲龍崗街道郵政局家屬院小區
“以前這裡都是泥巴地,只有一條1米多寬的小路,路邊堆滿了雜物,又臟又臭,看起來很不美觀。”在大足區棠香街道宏運商業城片區內,正在散步的市民曾洪斌感嘆道,“改造過後,不僅路面整潔了,還修了休閒長廊,劃了停車位,住起來比以前方便多了。”
宏運商業城片區修建於上世紀90年代,共11棟樓,商住戶600余戶。小區公共空間狹小,改造前存在配套設施不足、消防安全設施損壞、地下管網堵塞等問題,給居民生活和出行造成諸多不便。
2021年7月,這一片區被劃入棠香街道老舊小區改造範疇,由此開啟了提檔升級之路。通過增加休閒健身設施、規範新增綠化、增加消防安防設施設備、改建公共廁所、圍墻翻新及文化植入等,綜合提升了小區的居住品質,小區的煙火氣也回來了,現在居民們在小區裏便可購買日常的生活所需,出行也變得方便快捷。
而與宏運商業城片區同一批改造的還有大足區龍崗街道郵政局家屬院小區。
作為上世紀90年代的老舊小區,這裡曾是大足區郵政局的家屬院,曆盡歲月風霜,小區變得陳舊不堪。
為此,大足區住房和城鄉建委結合小區特色,將郵政元素融入小區改造中,老郵局寄衣物、郵情傳十里、家書抵萬金等場景生動形象地在小區的文化墻上展現,不僅消除了管網雜亂的安全隱患,還增設了路燈、聯網監控等基礎設施,令人眼前一亮。
“這次改造,我們小區突出的防盜網全部更換了,所有的木窗換成了玻璃窗,小區的消防設施也更新了,生活更便捷了。自從植入文化景觀後,我們小區還成了大家爭相打卡的網紅地。”小區居民牟旦榮高興地説。
據了解,截至2022年底,大足區住建委會同棠香街道、龍崗街道、智鳳街道、郵亭鎮、龍水鎮等鎮街,已累計改造老舊小區240個,建築面積208.96萬平方米,惠及居民21617戶;改造的項目主要包括小區內基礎設施更新、服務設施建設與完善、房屋公共部分改造等。除此之外,大足區利用本土電梯産業優勢,大力推進老舊住宅增設電梯;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推進社區物業服務中心建設,為老舊小區居民提供貼心、實惠的物業服務。
“通過實施改造,提升了老舊小區的居住品質,消除了老舊小區居住安全隱患,進一步增強了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足區住房和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
美化、改善、活力十足
魅力城市鋪展“新畫卷”
一座城市該如何在時光流轉中保持活力?時下,大足正在借助城市更新行動,打開這座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全新空間。
漫步大足城區,五星大道、棠鳳路等交通幹道暢通快捷,東關小廣場人行天橋方便周邊居民日常出行,翠屏社區南環路的電力家屬院物美價廉的電梯加裝讓百姓豎起了大拇指……
近年來,大足區在城市建設上狠下功夫,一方面積極組織編制了《重慶市大足區“十四五”城市更新專項規劃》,規劃研究範圍38.46平方公里,近期規劃至2025年,遠期展望至2035年。另一方面按照先體檢、再規劃、重策劃、謀項目的城市更新路徑,高標準推進試點示範以完善生活功能、補齊公共設施短板、提升産業功能、突出人文底蘊、增強防災減災能力等為導向,以點帶面強力推進城市更新,形成試點示範效應。
規劃引領,示範出發。當前,在完善頂層設計方面,大足區進一步在體制機制、政策制度等方面完善頂層設計,結合國土空間規劃、中心城區策劃,統籌城市基礎設施、慢性系統、公共服務、生態環保等相關規劃,探索&&適應區情的城市更新配套政策。
在強化資金保障方面,大足區鼓勵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城市更新,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資金支持,大力爭取中央財政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資金等中央資金。創新融資渠道和方式,主動對接重慶市城市更新基金,拓展融資渠道。
在加快試點示範方面,大足區抓緊完成龍中路片區城市更新項目建設,形成試點示範效應,積累可推廣可複製經驗。
在加強項目儲備方面,大足區統籌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棚戶區改造等各類型城市更新項目,持續開展項目謀劃,儲備一批具有引領性、示範性的項目,加強城市更新項目入庫工作,保證城市更新行動不斷推進。
在這樣的頂層設計下,城市更新提升正演繹出無限可能,為大足提質老城區、改造舊城區、做靚享譽世界的文化會客廳,建強鏈結成渝的“兩高”橋頭堡開闢新途徑、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