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12月31日電(王彩玲)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近年來,重慶圍繞發展新質生産力布局産業鏈,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促進創新鏈和産業鏈深度融合,要以高水平科技創新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作為重慶生態環境領域的重點國有企業,重慶水務環境集團勇當原創技術的“策源地”、現代産業鏈的“鏈長”,集中優勢資源和力量,努力成為科技創新與産業布局的“對接者”,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者”,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主力軍”。以創新之“脈”,壯産業之“骨”,不斷推動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

重慶水務環境集團召開科技創新大會。新華網發(重慶水務環境集團供圖)
構築技術“高地” 形成企業發展的“獨門絕技”
近年來,重慶水務環境集團聚焦“雙碳”國家重大戰略目標,把科技創新擺在突出位置,結合自身職能定位、産業現狀及科研實力,加快培育新産業、催生新模式、形成新動能,推動産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實現“傳統産業”與“新興産業”協同發展。
“傳統的生態環保企業想要實現‘高端化’轉型,就要圍繞生産運行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強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持續構築技術‘高地’,形成企業的‘獨門絕技’。”重慶水務環境集團相關負責人在近日召開的集團科技創新大會上説道。
據介紹,今年以來,該集團精準對接重慶“416”科技創新戰略布局,以重點項目為抓手,探索構建內外聯動、上下貫通、平行協作的多維度科技創新合作體系,以及剛柔並濟、資源人才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
同時,持續加大科創要素向研究院體系傾斜和投入力度,加快把研究院體系構建成為企業關鍵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的中堅力量。重慶水務環境集團環境産業技術研究院也充分發揮“技術雷達”作用,緊跟行業趨勢,精準把握市場需求,以創新驅動技術迭代升級。
該負責人指出,接下來,重慶水務環境集團上下要持續加大重點科技創新項目推進力度,深化智慧水務、污水高效處理、污泥碳化、生活垃圾焚燒、高濃度廢水處理、城市環衛服務、餐廚垃圾資源化、飛灰無害化與資源化、高品質直飲水設備開發等開展科技攻關,切實解決生産運行中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

三峰禦臨環保發電項目是全國首個垃圾焚燒清潔焚燒與近零排放技術示範項目。新華網發(重慶水務環境集團供圖)
集聚資源 提升科技創新效能
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的深度融合變得越來越重要。
“十四五”以來,重慶水務環境集團立足國家和重慶所需、産業所趨、産業鏈供應鏈所困,把科技創新擺在“頭號工程”的重要位置,深入推進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的深度融合,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不斷增強企業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
該集團所屬重慶水務股份公司、三峰環境集團、重慶環衛集團、重慶環投集團等國有生態環保企業持續推進主責主業的改革管理,構築“4+N”環境産業體系,集聚科研和産業資源,逐步提升科技創新效能,切實把科技創新的“最大變量”轉化為集團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截至目前,三峰卡萬塔環境産業公司成功入圍重慶“鏈主企業”培育庫,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全套裝備實現全國産化,核心技術、産品成功打入泰國、印度、越南等國際市場;重慶中法環保研發中心有限公司“智能曝氣系統”在西南地區穩步推廣;重慶三峰科技有限公司礦井廢水“三級膜濃縮+蒸發結晶工藝”處理及資源化技術得到推廣應用,已累計市場化中標超3億元。
同時,重慶水務股份公司試點應用智慧化管控系統,累計建成智能供排水廠30座,水廠電單耗下降5%—10%,綜合藥劑單耗下降10%—20%;三峰環境集團試點應用智慧化管控系統,累計建成智能焚燒發電廠4座,智能焚燒示範廠站流量穩定性提升24%—37%,應用中溫次高壓技術,將垃圾焚燒廠熱效率從22%提高到28%;重慶環衛集團自研的SoC模組芯片核心技術,具備多設備的兼容性和數據的實時性兩大核心優勢;重慶環投集團新天地公司投用“實驗室管理系統”後,樣品檢測和實驗室管理效率顯著提升。

洛磧廚余垃圾處理廠是以家庭廚余垃圾處置為主業的垃圾處置中心。新華網發(重慶水務環境集團供圖)
産研融合 讓“科技之花”結出産業碩果
成果轉化應用是推動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産業發展“最大增量”的關鍵環節。
據介紹,在加速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方面,重慶水務環境集團通過依託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對傳統産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加快推動傳統産業與新興産業協同發展。同時,攜手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研究院,推動構建超大城市水環境治理標準和技術體系。
在推動産研融合方面,重慶水務環境集團新增“生活垃圾綠碳處理技術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市級重點科研平台1個,累計擁有國家級平台2個、市級平台13個。並聯合清華大學、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檢測集團等知名高校、大院大所、頭部企業,深化實施污水處理工藝、固廢資源化利用等關鍵技術攻關。
其所屬重慶水務股份公司引進消化吸收“AOA工藝”,打造污水處理行業綠色發展與碳減排城市範例;三峰環境集團自主承擔國家發展改革委200t/d小型高效垃圾焚燒耦合技術及核心裝備研發和産業化項目,形成了一整套燃燒穩定、排放達標的小型高效垃圾焚燒耦合技術;重慶環衛集團聯合清華大學,研究開發塑料垃圾高效回收利用技術。
目前,該集團支持的重大項目有50個。其中,已結題12項,在研項目38項,取得關鍵技術工藝突破20余項,形成核心裝備10余項,“污泥熱電聯産技術”“煤礦礦井廢水資源化利用技術”等成果推廣運用成效明顯。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和“主力軍”,今年以來,重慶水務環境集團新培育科技型企業4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4家,累計培育市級科技型企業57家。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重慶水務環境集團也清醒地認識到,對標服務融入國家戰略和國內國際先進,科技創新工作還存在不少困難問題和差距短板。
“科技是強企之基,創新是興業之本。” 重慶水務環境集團&&,下一步將堅持創新制勝、人才引領、改革突破、協同發力,縱深推進科技創新和人才強企戰略,迭代重塑科技創新工作體系,不斷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凝心聚力打造標誌性科技創新成果,加快建成“西部領先、全國進位,具有重慶辨識度”的環境+科技型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