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碧璞 永川科技片場運營商、達瓦未來(重慶)影像科技有限公司虛擬製作總監。他説:“最近一年時間,見證了重慶影視拍攝的火熱。”
永川科技片場影視拍攝現場。(受訪者供圖)
12月初,永川科技片場內,只剩下LED屏幕的攝影棚顯得有些空空蕩蕩,置身其中的蘭碧璞神色淡定,“原先的實景部分拆除,緊接着就要搭下一個場景。”作為永川科技片場運營商、達瓦未來(重慶)影像科技有限公司虛擬製作總監,今年以來,蘭碧璞見證了25個影視劇組來來去去。
拍攝空間都是這個800平方米的場地,但25個劇組最終呈現給觀眾的,也許是廣袤無垠的沙漠,也許是夕陽西下的小橋流水人家,也許是繁星點點的神秘星空。但無論什麼樣的場景,你或許都無法與眼前的電子屏幕&&起來。
事實上,作為一種新型的影視拍攝方式,虛擬拍攝正被越來越多的劇組所青睞。在永川科技片場,利用虛擬場景、增強現實等數字技術,不僅能實現特殊環境拍攝,讓演員和虛擬場景完美融合,還能依靠強大的算力,通過現場渲染,實時輸出成片,為劇組節省大量的置景費用和後期製作時間。目前,永川科技片場的拍攝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5月,還有更多項目在洽談中。
效率賬:
足不出棚取景,效率提升55%
眼前的場景瞬間從廣袤沙漠變成喧鬧市集,晴雨晨昏一秒切換,天南地北瞬間轉場。
“虛擬拍攝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降本增效。”蘭碧璞介紹,在永川科技片場可以隨時切換不同場景,許多以前需要後期處理的場景和效果可以直接在影棚內完成,這樣既保證了拍攝的連續性、穩定性、安全性,也避免了經常轉場帶來的不可控性。
對於導演來説,大面積LED屏幕的使用,替代了傳統的綠幕和藍幕,再加上實時渲染引擎和攝像機追蹤系統所實現的“所見即所得”拍攝效果,讓後期返工和調整的幾率大大減少。演員方面,不用再在綠幕和藍幕中憑空想象“無實物”表演,沉浸感更強。
12月20日,成龍主演的電影《熊貓計劃》在全網上映。這是第一個在永川科技片場取景拍攝的電影,也是蘭碧璞跟組的第一個影視項目。蘭碧璞算了一筆賬,這場戲份在攝影棚內拍了一週,如果沒有棚內技術加持,這個時間會延長一倍甚至更多。而隨着技術的成熟,在片場內取景拍攝的影視項目,平均能提高55%的拍攝效率,一些大場面或是科幻場面的拍攝,其成本甚至可以降低90%。
作為西部唯一、全國領先的科技片場,永川科技片場配有國內空間最大、亮度最高、標準最優的虛擬拍攝棚。棚內擁有弧長42米、高7米、約800平方米的LED虛擬拍攝屏,古今中外的景致都可以選擇,配備行業頂尖伸縮炮、斯坦尼康、蔡司鏡頭等拍攝器材及全套燈光矩陣,讓拍攝質量達到了好萊塢影視工業化水平。
營收賬:
“拍重慶”到“重慶拍”,每月營收500萬—600萬元
《十面埋伏》中一望無際極具視覺衝擊力的永川茶山竹海,《變形金剛》中奇絕的喀斯特地貌,《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裏主角乘坐的過江索道……每年有上百部影視劇來渝取景,可以説“拍重慶”一直是業內熱點。但隨着數字技術對影視産業生態的重塑,科技新質生産力正在推動“拍重慶”走向“重慶拍”。
以永川科技片場為例,不像“拍重慶”的影視作品租用攝影棚這麼簡單,這份“科技”還在於對影視製作的全流程介入,讓“重慶拍”的含金量不斷上升。
“簽約之後,我們就會拿着劇本研究,哪些內容適合做虛擬場景,如何將虛擬內容與現實進行穿插,然後給出幾套方案供劇組選擇。比如你看拍攝時除了這個石墩是真的,瀑布、竹林和霧氣都是虛擬的。”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蘭碧璞拿出移動設備,展示正在跟進的一個影游互動項目。
“最近一年時間,見證了重慶影視拍攝的火熱。”蘭碧璞&&,作為技術負責人,他原本一年中只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會在重慶,但隨着越來越多的拍攝項目簽約落地,片場使用率超過90%,他留在重慶跟組拍攝的時間也超過6個月。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永川科技片場每月的營收都在500萬—600萬元。
更重要的是,科技片場的落地、發展,還帶動了一大批影視産業鏈條上的企業落戶重慶,達瓦科技就在重慶本土孵化了一家專門從事虛擬製作的公司——達瓦合志影像科技有限公司。蘭碧璞透露,目前圍繞片場已經落地了120多家相關企業,共同推動影視科技技術創新,推動實現從“拍重慶”到“重慶拍”的産業轉型。
技術賬:
技術升級造“活景”,堪比“數字橫店”
最近,永川科技片場迎來短暫的“空窗期”。而這個時間,也是片場進行技術升級的“黃金時間”。
蘭碧璞再次給記者算了一筆技術賬。“比如我們升級了工業化置景功能,過去在屏幕前搭建的實景一般拍完之後要花幾天時間拆掉,然後再花一週時間搭建新的。如今,我們一次性在&&上搭建多個實景,拍完之後&&轉換無縫銜接下一個景,效率更高。”蘭碧璞&&,相當於景“活”了起來,360度旋轉拍攝,與虛擬景致更好融合在一起。
永川科技片場一期進行技術更新的同時,二期工程也在緊鑼密鼓建設中。記者了解到,片場二期項目將在明年3月投用,屆時整個片場將有12個攝影棚,棚拍總面積超5萬平方米。“面積更大,相比一期算力提升2—3倍,畫面精度更高,場景更宏大。”蘭碧璞&&,明年將承接更多的項目。
蘭碧璞介紹,與橫店等用了幾次就會拆除更新的實景不同,片場內使用的虛擬場景可復用、易編輯,堪比“數字橫店”。目前,達瓦科技正在建設影視數字資産庫,已經儲備了超過1000個虛擬場景。“這些場景可以隨時從庫中調動、提取出來,進行再次編輯利用,甚至可以買賣、交易,最大限度發揮價值。”蘭碧璞&&,這也有利於影視創作者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百花齊放。(記者 周雙雙)
數讀·影視拍攝産業“賬本”>>>
今年重慶授牌了包括永川科技片場在內的首批6個“重慶市影視基地”
全年有超過100個劇組在重慶拍攝取景,為54部影視作品提供協調服務
“文化·光影重慶”應用匯聚376家影視製作公司、5000個拍攝資源,影視拍攝服務“一網打盡”
重慶市影視拍攝一站式服務&&自2018年成立至今,開展信息諮詢和協調服務近20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