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12月24日電(葛琦)近日,重慶市綦江區趕水鎮1.5萬畝草蔸蘿蔔喜迎豐收,村民們正搶抓晴好天氣加緊采收。
趕水草蔸蘿蔔有500多年種植歷史,因形似“草蔸”而得名,其形扁圓、外色玉白、入口化渣、口感微甜,是國家地理標誌農産品。近年來,趕水鎮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積極探索“龍頭企業+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的發展模式,“小蘿蔔”長成“大産業”。
鄉村振興,電力先行。國網重慶綦江供電公司緊盯農村産業用電需求,實施農網升級改造。每逢灌溉、採摘等用電高峰期,“紅岩電管家”進村入戶為村民檢查電力線路和用電設施,講解安全用電知識,排查、消除安全隱患。
為保障農業生産用電,該公司趕水供電所不定期對線路開展特巡特維,巡查設備、設施運行狀況,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置。同時開通“助農綠色通道”,簡化農戶用電報裝流程,為特色種植業發展提供優質可靠的供電服務,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滿格電力”為産業發展注入新活力。當地建立草蔸蘿蔔存儲中心,引進蘿蔔深加工企業,開發蘿蔔乾等産品,形成種植、生産、加工、儲存、銷售一條龍産業鏈。
如今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趕水“過周末”,草蔸蘿蔔消費季成為鄉村旅游新體驗。
【糾錯】 【責任編輯:李華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