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重慶高新區白市驛鎮驛站社區,養老服務站工作人員上門檢查老人的智能設備運行情況。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新華網重慶12月13日電(韓夢霖)日前,重慶市發展改革委會同市經濟信息委、市民政局、市文化旅游委、市衞生健康委等部門聯合印發了《重慶市促進銀發經濟發展增進老年人福祉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重慶將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快推動銀發經濟規模化、標準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培育高精尖産品和高品質服務模式,不斷增進老年人生活福祉、提高生活品質。
據重慶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實施方案》從解難題、擴供給、育産業等3個方面,細化提出20項工作舉措。
該負責人&&,重慶將實施服務兜底工程,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工作舉措包括擴大老年助餐服務,拓展居家助老服務,發展社區便民服務,優化老年健康服務,完善養老照護服務,豐富老年文體服務,提升農村養老服務、開展老年人權益保障服務等。到2027年,全市將建成50個以上城市一刻鐘優質便民生活圈,建設100個以上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成老年醫院10個、社區(鄉鎮)醫養中心80個,全市安寧療護床位達到1000張以上,65歲以上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覆蓋率達80%;全市養老機構護理型養老床位佔比超過65%,全市二星級以上鄉鎮敬老院比例達到60%。
其次,重慶還將實施供給擴容工程。為此,重慶將培育銀發經濟經營主體,打造銀發經濟産業集群,壯大銀發經濟品牌,鼓勵依託産業基礎和優勢資源,重點發展生物醫藥、康復器具、中醫藥、生態康養等細分領域特色銀發經濟産業園。繁榮銀發消費市場等,鼓勵行業協會、企業在重陽、春節等重要節日舉辦銀發經濟消費促進活動,活躍老年消費氛圍;支持家居賣場、電商平台設立老年用品銷售專區專櫃,豐富家居消費場景;鼓勵培育打造老年人消費場景,在交通出行、社交通訊、生活購物、金融醫療、電子游戲等領域,開展互聯網網站和移動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釋放老年人消費潛力。
重慶還將實施産業培育工程,滿足多樣化需求。比如,強化老年用品開發創新,推動更多老年用品産品進入國家老年用品産品推廣目錄,鼓勵研發適合老年人咀嚼咬合和營養要求的保健食品、特醫食品,支持培育老年方便營養食品産業,引導車輛生産企業研發符合國家技術標準、適應老年人無障礙出行需求的車型。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工作,創建一批示範企業、示範街道(鄉鎮)、示範基地等。強化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可穿戴等新技術在養老場景集成應用,發展健康管理、養老監護、心理慰藉等智能産品。拓展旅游服務業態,因地制宜發展一批森林康養、避暑康養、中醫藥康養等康養旅游基地,擴展老年醫療旅游、觀光旅游、鄉村旅游等新業態,推廣懷舊游、青春游等主題産品。
《實施方案》依據老齡群體和備老人群的需求特徵,從老年人自身需要的老年用品、智慧健康養老産品和康復輔助器具,到抗衰老、養老金融和老年旅游等高品質服務,再到全社會適老化改造,重點謀劃了老年用品、智慧康養、旅游服務等七大産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