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高質量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正文
2024 12/05 14:11:29
來源:重慶日報

大渡口高質量創建全國文明城區

字體:

“鋼城之婚”七夕特色集體婚禮現場

工作人員向居民宣傳“文明養犬”注意事項

大渡口區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

大渡口公園 攝/劉映呈

  向先生是一名外賣&&的騎手小哥,近日,他在朋友的推薦下,在微信小程序中認證了一個“惠新碼”,每當他在大渡口區送餐時,只需要在門崗處掃碼,亮出自己的“惠新碼”,就能快速進入小區,完成自己的訂單。

  “惠新碼”是在市總工會的指導下,由大渡口區總工會開發,今年9月在大渡口區上線運行的。該數字應用&&,能夠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從業身份數字認證,實現身份驗證電子化、出行管理數字化。此外,在數字&&中,還設置有心靈驛站、政策法規、就業服務、權益維護等模塊,提供心理諮詢、政策解讀、法律諮詢等服務。

  共建全民友好型社會,是大渡口區全國文明城區創建邁向高質量、譜寫新篇章的一個縮影。

  一個“有禮有序有愛有感、凈化綠化亮化美化”,城市文明程度和“大綜合一體化”城市綜合治理體制機制運行效能、整體智治能力全面提升的大渡口漸行漸近。

  “三從十做”

  打造靚麗的文明風景線

  “現在我每天早上都要在‘德分寶’上簽到,看看&&上又多了哪些善行義舉,感覺一天充滿了正能量。”家住大渡口區八橋鎮融城社區的居民王俊梅逢人便誇“德分寶”,還向親朋好友推薦下載。

  王俊梅口中的“德分寶”是融城社區利用技術化手段開創的社區智慧治理新模式,該&&整合了社區理髮店、超市、物業公司、影院等社會資源,構建起了物資換積分、積分換服務、服務換積分等多元可循環的激勵回饋機制,給予市民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讓善行有回報,形成了“付出、積累、回報”良性循環。

  8月10日,由大渡口區民政局、區婦聯、團區委聯合主辦,孝誠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辦的“流金歲月·家和鋼城”鋼城之婚集體婚禮在大渡口愛情公園舉辦。該活動將鋼城文化深度融入到集體婚禮儀式流程中,通過重溫鋼鐵之城流金歲月,弘揚父輩簡約樸素的婚俗禮儀,培養新婚家庭及觀禮群眾樹立婚事新辦、簡辦的婚俗文明新風尚,助推“春風滿巴渝”社會風氣提升行動在義渡大地落實落細。

  這樣的婚俗改革活動,“全國最美家庭”李炎清時常參加。李炎清與妻子共同撫養有聽力障礙的兒子,並培養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孫女。他愛與年輕人分享幸福婚姻經營之道:把孝心獻給父母、真心獻給伴侶、愛心留給孩子、善心獻給公益。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內在氣質,賦予城市發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大渡口區聚焦群眾關切、反映強烈的“小案小事”,倡導“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的“三從”新風尚,深入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十項文明行為我在做”活動,引導市民文明習慣養成和文明風尚培育,凝聚社會共識,為該區高質量發展匯聚強大精神力量。

  目前,大渡口區累計培育文明實踐隊伍400余支、文明實踐志願者10.9萬餘人,佔全區常住人口的26%。組織開展“車頭向外、整齊停放”等“三從十做”文明實踐活動1.4萬餘場次,受眾40.2萬餘人。文明積分&&的應用以來,累計兌換物品1.2萬餘件,兌換家政清潔等服務6400余次,轄區內參與“三從十做”的單位達80%,有效解決了“運行不順暢”“活躍不起來”“平常難堅持”等問題。全區涌現“時代楷模”王紅旭、“中國好人”曾信華等市級以上先進典型400余個,切實做到“時代楷模頂天立地、先進典型鋪天蓋地”。

  “德法相伴”

  推進道德涵養與法治建設融合發展

  走進大渡口區建勝鎮百佳園社區,許多帶着寵物狗的市民在散步。可以看到,這些狗都被拴上了牽引繩。

  “現在和以前相比,外出遛狗拴牽引繩的多了,便道上原來經常可見的狗便也少了,早上遛彎經常看見鄰居自行清理狗便。看到這樣的變化,特別開心。”百佳園社區居民劉天明説。

  百佳園是2017年成立的“農轉非”安置房社區,農村“看家狗”變小區“寵物狗”,犬吠擾民、犬竄驚人、犬不繫繩威脅人身安全等矛盾尖銳,管理服務難等問題突出。

  近年來,社區以“自律、共律、法律”破解養犬治理困局,養犬糾紛顯著下降。  

  據社區工作人員居躍南介紹,他們物色推薦有犬戶和無犬戶代表,在大渡口區委政法委和區公安分局指導下,充分徵求居民意見,共同商議制定《社區文明養犬自治公約》,經居民代表大會通過後施行,明確不飼養禁養犬只、依法辦證、定期打疫苗、遛狗牽繩佩戴嘴套、妥善處置犬便、管控犬吠噪音、攜犬只文明乘坐電梯、妥善處理病犬傷犬死犬、積極協商解決涉犬糾紛矛盾、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犬只管理、無人認領犬只委託物業按相關規定處理等11類具體行為。

  各方制定共治規則,劃定各自職責:網格員、樓棟長分區域常態排查,發現養犬矛盾第一時間上報社區;社區民警負責養犬登記、協調街道和社區收容流浪犬、處理涉犬糾紛;城管執法隊員負責涉犬市容環境衞生管理;農服中心負責指導養犬人對犬只屍體實施無害化處理;物業負責養犬文明勸導、巡邏巡查、清理流浪犬等,確保工作有序推進。

  百佳園社區的熱心人士還成立了一支“愛寵”勸導志願服務隊,志願者自發在小區巡邏,及時為“寵物便箱”補充拾便袋和紙巾,勸阻不文明養犬行為。

  一個小區的文明,映照一個城區的文明。

  近年來,大渡口區委宣傳部、區創文辦會同區司法局,組織城市管理、市場監管、生態環境、文化旅游、交通運輸、農業農村、應急管理、公安等執法部門,圍繞群眾關切、反映強烈的“小案小事”,協同開展“德法相伴文明相隨”行政執法主題實踐活動。

  隨着大渡口各級各部門實現行政執法與精神文明創建有機融合,持續改進創新新時代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不斷提高市民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現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早已不是政府的“獨角戲”,而是全體市民的“大合唱”。

  “大綜合一體化”

  城市綜合治理體制機制取得新突破

  近日召開的市城市治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出:建立健全“大綜合一體化”城市綜合治理體制機制,加快三級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建設,努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治理新樣板,加快建設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示範區。

  就大渡口區而言,全國文明城區創建與城市綜合治理早已密不可分。該區抓住城市綜合治理末梢,下好繡花功夫,文明城市治理精度不斷提升。

  9月2日,大渡口區在重慶市率先成立了首家行政執法法制審核中心,它標誌着大渡口區順利構建起了“1+5+1”一體化貫通的“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隊伍體系,即1個法制審核中心、區級5支綜合行政執法隊伍、鎮街1支隊伍管執法。這一體系的搭建推動大渡口區綜合行政執法工作邁出了新步伐。

  今年以來,大渡口區創新運用執法隊伍、執法事項、執法監管、協調監督、數字賦能“五個綜合”關鍵變量,致力於打造一支職能清晰、隊伍精簡、協調高效、監督有力的綜合行政執法隊伍,聚焦基層行政執法中存在的痛點、難點與堵點,努力惠及更多群眾和企業。

  在“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中,如何在給執法頻次與執法隊伍“做減法”的同時,還能實現執法力度和執法質效不降反增?

  為破解這一難題,大渡口區以數字賦能實現提質增效——積極推進執法&&“大綜合一體化”。

  “此前單一部門發起聯合檢查難度極大,需要先制定工作方案,再進行跨部門協調,耗時耗力。”大渡口區八橋鎮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隊長李先鋒介紹,現在,通過“執法+監督”一體化數字集成應用中的“多跨智查”模塊,就能實現“任務發布—部門邀約—現場檢查—處理處罰—結果反饋”線上全流程閉環運行,大大提高了執法效率。截至目前,大渡口區級行政執法部門已全部完成主體資格維護,實現“執法+監督”數字應用100%入駐。

  讓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準,大渡口區城市管理局積極推動多跨事件上線測試和應用貫通,不斷提升設施運行板塊實戰能力。目前,大渡口區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已實現282類的城市事件和部件管理。通過市級下派、Al視頻抓拍、隨手拍、監督員上報等方式,2024年共計收集城市管理問題54450件,有效結案率達92.64%,城市治理效能得到穩步提升。

  “您好!這是春暉路街道今年3月上線的‘AI數智網格員’&&,您有什麼需求,可以直接用語音跟它講。”近日,春暉路街道社區網格員正耐心地向群眾宣傳“AI數智網格員”。

  網格城市綜合治理最小單元,春暉路街道基於基層智治&&打造了“AI數智網格員”組件,構建“微治理”模式為基層減負增效。貫通運行以來,網格員日均接收的證件審批、社保辦理等重復諮詢減少60%,常規區域人工巡查耗時減少50%,但日均發現解決問題數量提升2倍,群眾五星好評率達92.5%。目前,“AI數智網格員”組件已實現全區推廣,累計綁定用戶11.2萬人、全區常住人口覆蓋率達26.6%,頁面訪問量超30萬次,群眾諮詢量超2.6萬次。

  文明新征程,城市新未來。大渡口區的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工作,正以高度的引領力和旺盛的生命力,為城市高質量發展貢獻強大力量。(王彩艷 陳佳佳 圖片除署名外由大渡口區委宣傳部提供)

【糾錯】 【責任編輯:歐陽虹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