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將“紅葉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 引領“大三峽”全域旅游振興-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正文
2024 12/03 10:50:12
來源:重慶日報

巫山將“紅葉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 引領“大三峽”全域旅游振興

字體:

巫峽北岸金門埡(又稱“丁目埡”)觀景點,江山紅葉美景惹人醉 攝/魏明堯

在文峰景區,可賞一江碧水、漫山紅葉的壯麗景觀 攝/王忠虎

游客在巫峽神女景區紅葉坡觀賞紅葉 攝/盧先慶

  進入冬季,巫山縣巫峽兩岸迎來了一年中最為璀璨靚麗的時節:於高山之巔眺望峽江兩岸,巫山紅葉猶如片片彩霞浸染了山野林間,山水紅葉交相輝映,繪就了如詩如畫的三峽美景。

  11月16日,第十八屆重慶長江三峽(巫山)國際紅葉節暨第六屆巫山神女杯藝術電影周如期而至,為中外游客呈上一場令人心醉神迷、流連忘返的文旅盛宴。

  從2007年到2024年,18載歲月於人生是成人禮,於紅葉節亦是里程碑。近年來,巫山縣立足高水平建設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游帶核心區,將生態優勢轉化為文旅勝勢,將“紅葉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加快建設世界級知名旅游目的地,引領“大三峽”旅游全域振興,創造了“大三峽”秋冬旅游淡季“第二曲線”。

  如今,巫山紅葉節以獨特的文旅資源、豐富的游覽體驗、出色的帶動效益,被評為“重慶十大影響力節慶品牌”榜首和“全國十大地方節慶品牌”,已成為西部地區最具影響力的文旅節會之一,累計吸引海內外嘉賓、游客超過97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益80億元,以一域之力為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游帶賦能添彩,也為巫山加快建設山區庫區強縣富民現代化示範縣蹚出了新路徑。

  紅葉節從無到有 “神女戀城·紅葉巫山”城市品牌享譽中外

  11月17日是本屆巫山紅葉節第二天。一大早,巫峽·神女景區南環線已是游人如織,游客們登上游輪,在雨霧中欣賞紅葉,陶醉於另一番情趣。

  “巫山的景色特別壯觀,紅葉真的太漂亮,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卷。”置身於滿山紅葉之中,來自山東的游客石偉目不暇接,希望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每一瞬間精彩的景色。

  長江三峽是我國最早向世界推出的旅游名片之一,是世界唯一可乘坐大型游輪游覽的內河大峽谷,三峽獨特的山水人文和沉浸式體驗,吸引着廣大游客從世界各地慕名而來。而在冬季文旅市場,長江三峽寒冷的江風令三峽旅游進入淡季,相較於冰雪旅游和暖冬度假,後者更受旅客們更青睞。

  隨着氣溫驟降,遍佈整個長江三峽流域的黃櫨、烏桕、楓樹等與時間邂逅,一片片樹葉悄然蛻變,為三峽披上了一層靚麗的彩霞。長江滋潤了雄峻的巫山,在全國聞名的紅葉景區中,巫山紅葉因面積最大、種類最多、景觀最美、觀賞周期最長、觀賞價值最高、景觀結合最好、游覽方式最靈活而獨樹一幟,走進巫山,如同走進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紅葉畫卷。

  “上世紀八十年代紅遍全國的電影《等到滿山紅葉時》,向全國人民展現了三峽紅葉之美。影片中‘滿山紅葉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峽’的動人旋律,至今還在廣為傳唱。我們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將大三峽冬季旅游淡季和生態優勢變為發展機遇,成功舉辦首屆紅葉節,向世界推出了巫山紅葉名片,進一步提升了三峽旅游品牌形象。”巫山縣相關負責人回憶道。

  2007年11月28日,首屆巫山紅葉節隆重開幕,開幕當天就接待游客上萬人,比當年“十一”黃金周更加火爆,巫山縣城內的5000多張床位全部爆滿,周邊的農家樂床位也被游客一搶而空,部分游客甚至只能在遊船上過夜。

  首屆紅葉節的成功,為三峽旅游由淡季變旺季,由過境游向休閒度假游轉變形成了強大推力。巫山持續擴大“神女戀城·紅葉巫山”城市IP影響力,打造“北有香山紅葉·南有巫山紅葉”旅游品牌,讓“壯美長江·詩畫三峽”深入人心、享譽全球。如今,瀏覽各大旅游&&,以巫山紅葉節作為主要賣點,鏈結“巫山—神農架—宜昌”和“巫山—奉節—巫溪”的旅游産品如雨後春筍,“大三峽”旅游一體化發展步伐愈加堅實。

  蓬勃發展的巫山紅葉節一屆更勝一屆,為大三峽帶來了更多的游客。隨着2019年巫山機場建成通航,開通至廣州、杭州等10條航線;2022年鄭渝高鐵全線貫通,每天直達經停達43車次;滬蓉高速、兩巫高速、巫官高速、江南高速形成“井”字型高速網絡,巫山已成為全國少有的同時擁有長江黃金水道、高速、高鐵、航空等多層次綜合交通樞紐的區縣。

  時間與空間的距離不斷縮短,“一小時相鄰區市,二小時重慶主城,四小時京津冀、長江三角世界級城市群”逐步成為現實。紅葉節接待游客數也從首屆紅葉節8.6萬人次提升到347.94萬人次,年均增速超過20%。巫山水陸游客比從8:2下降到如今的4:6,首次出現陸路游客超過水路游客的情況,紅葉美景與中外游客的距離變得更近。

  紅葉景從稀到盛 “滿山紅葉似彩霞”絕美景觀浸染全境

  “我們對紅葉分佈區進行了樣地設置、本地調查,通過人工撫育、人工滴灌等措施對紅葉進行營養供給,人工調控讓紅葉色度更艷麗,觀賞期可以延長15天以上。”重慶市林業科學研究院專家馮大蘭時常會來到巫山縣,持續進行彩葉樹種引種試驗研究,對各種紅葉樹種的落葉情況、色澤等持續開展調查。

  回溯紅葉節舉辦之初,巫山的紅葉樹大多是原始自然生長,其長勢、景觀效果及觀賞期受氣候、土壤及群落生物因素的影響較大。2018年,巫山縣成立了三峽紅葉研究所,由西南大學和重慶市林科院組成專家團隊,開展巫山紅葉呈色調控關鍵技術及技術集成應用的研究,並在文峰觀、神女峰、黃岩景區等重點區域實施人工調控巫山紅葉呈色工程,讓游客能欣賞到更為持久、更為壯觀的紅葉美景。聯合旅游、林業、生態等部門,做好紅葉引種、培育、種植和管護,以“林長制”為契機把保護紅葉納入森林資源發展保護目標,規範商業化採摘紅葉行為,徹底摒棄將黃櫨、烏桕等紅葉樹砍了當柴燒的陋習。

  結合“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建設總體方案,巫山持續打造三峽紅葉景觀帶。大規模栽植黃櫨、楓香、烏桕、三角楓等紅葉景觀樹種,營造紅葉景觀林12萬餘畝。經過精心培育,紅葉面積達120萬畝,品種更是多達200多個,成為巫峽與大寧河沿線壯美景觀和三峽獨特標誌。全縣24個鄉鎮絕大多數有紅葉,70%以上山體都被成片紅色覆蓋,觀賞期長達3個月左右,自11月初可一直延續到次年元月,而其他紅葉景區觀賞期僅一個月左右。

  近二十年細心耕耘,保護與修復並舉使得紅葉景觀告別過去的“野蠻生長”,由自由分散向集約連片轉變,巫山紅葉景觀也隨着歷屆紅葉節的發展壯大而更加艷麗,進一步提升了巫山紅葉的觀賞性和美譽度,成為了助力建設美麗中國的生態寶貝。

  憑藉“滿山紅葉似彩霞”的勝景,巫山加快形成2個世界遺産、2個國家5A級景區、2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2個融入國家文化公園為核心的精品景區集群,全面提升景區品質,豐富旅游業態,進一步彰顯巫山紅葉節在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和“大三峽”旅游振興的支撐作用——

  在文旅活動上,歷屆紅葉節平均舉辦10余項文旅活動,本屆紅葉節融合舉辦“三峽100”長江三峽(巫山)越野賽、“三峽龍脊”國際大學生徒步邀請賽、重慶市三峽柑橘産銷對接活動暨2024巫山戀橙開園儀式、巫山烤魚消費季暨巫山烤魚千人宴等活動,充分彰顯巴楚文化、神女文化和巫文化衍生交融無窮魅力。

  在賞玩體驗上,歷屆紅葉節在傳統山川、江河、人文旅游觀光的基礎上,建成8條旅游大環線,本屆紅葉節更是推出“三峽之心”“一峽一峰”即水上游覽長江三峽之巫峽和神女峰,以及“三峽龍脊”三大游覽産品。拓展夜間體驗式消費産品,突出“山、峽、水、雲”4大元素打造三峽之光,以現代科技的光影手法為筆墨,完美展示了“神女戀城·紅葉巫山”,打造“三峽港灣”、巫山博物館(二期)等生態旅游、夜間旅游、運動旅游等爆款文旅産品,不斷開闢紅葉節新玩法。

  在游覽方式上:水上,可以蕩舟小三峽·小小三峽、神女溪等景區,體驗“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愜意;陸上,可以自駕下莊天路,打卡三峽之心最美麗的三峽畫廊;空中,推出“巫山游客中心—三峽龍脊—神女峰”“下莊—五里坡”“巫山機場—巫山城區”等空中觀賞的全新紅葉旅游路線,以新場景、新玩法,多元角度展現巫山之美。

  與此同時,巫山還全方位提升游客舒適度和滿意度,希爾頓酒店、目涯巫山等一批高品質酒店落戶,吸引過夜游客不斷增加,入住率環比增長42.3%。紅葉一年更比一年紅,巫山還紮實推進“信易游”工作,以更有吸引力的旅游精品、更具舒適性的配套服務、更加多元化的游賞方式,靜候中外游客奔赴而來。

  “紅葉飯”從弱到強 形成“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良好態勢

  融合腌、烤、燉三種烹飪工藝技術的巫山烤魚,兼具傳統川菜及川味火鍋用料特點,是三峽美食中的一朵奇葩。

  紅葉節如期而至,巫山縣第八屆烤魚消費季也拉開帷幕,本屆巫山“烤魚消費季”巫山縣聯動70余家烤魚餐飲店,發布“巫山烤魚、巫山紙包魚、巫山冷酸魚、巫山生態魚”四大魚品牌作為體系支撐,為市民游客帶來一場美食消費和文化融合的盛宴,巫山烤魚已成為巫山走出三峽,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一張旅游飲食文化新名片。

  近年來,巫山創新轉化路徑,借助舉辦紅葉節的溢出效應,解鎖“旅游+農業、文化、商業”等融合發展新模式,全力提振具有巫山辨識度、國際承載力的多元旅游消費,讓紅葉節流量變現“紅葉飯”,為實現強村富民提供了新路徑。

  文旅融合路更寬,做精做優紅葉産業鏈——充分挖掘“巫文化”“神女文化”和詩詞文化,出版紅葉相關詩文集,開發紅葉戀酒、紅葉玩偶、紅葉書簽等文創産品30余種,帶動文化旅游業發展。雙龍鎮安靜村抓住機遇,建起紅葉藝術品加工工坊,開發出紅葉葉雕文創産品,累計銷售收入已達100萬元,解決了14人就近就業,月收入可達1500元左右。

  農旅融合帶動強,村民吃上“旅游飯”,走上致富路——勤勞樸實的巫山人圍繞紅葉做實事大力推進全域旅游,精心打造出紅葉坡、紅葉溝、紅葉坪、紅葉崖、紅葉湖、紅葉村等50余個以紅葉為主題的鄉村旅游點,沿途鄉村家家戶戶都辦起了農家樂,建成紅葉民宿、紅葉酒家、紅葉農莊等80余家,相關崗位帶動約3萬群眾返鄉就業創業,過上了發家致富的好日子。依託鄉村旅游和紅葉節的熱度,當地脆李、巫山戀橙、粉條、雪棗、天麻、核桃等特色農産品迎來暢銷,累計銷售巫山脆李26萬餘噸、柑橘15萬餘噸。

  商旅融合價值高,城市休閒消費日益增長,促進全縣商業經濟繁榮發展——累計建成時代中心、紅葉廣場等城市商圈4個,培育高唐美食街、南陵文旅消費街等特色消費街區5條;巫山烤魚被評為“中國名菜”,9種地道美食入選“渝味360碗”,目前全球已有巫山烤魚門店達1.3萬餘家,年消費人次高達7億,年消費總額達420億元;全新推出三峽裏·竹枝村、寧江渡、聖泉廣場、龍門匯、月亮谷等一批高品質夜經濟消費區,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近十年實現連續增長。

  賞巫山紅葉,觀三峽勝景,行到巫山,這裡風景正好。立足三峽、放眼世界,放大優勢、做靚品牌、拓展市場,巫山加快建設“旅游名縣”,一屆屆紅葉節越辦越好,“文旅深度融合、內外市場繁榮、多業良性聯動、城鄉協調發展”的大旅游格局日臻完善,引領大三峽冬季旅游由淡季變為頂峰,為大三峽文旅産業高質量發展持續加溫。

  看點>>>

  第六屆巫山神女杯藝術電影周圓滿落幕

  近日,第六屆巫山神女杯藝術電影周舉行閉幕式頒獎晚會。

  巫山神女杯藝術電影周是國內唯一以藝術類電影為主題的電影周。自首屆活動於2012年11月在巫山舉辦以來,先後有400余位知名電影人來到巫山,走進三峽,宣傳重慶。

  本屆藝術電影周包括優秀藝術電影徵集推介、“待到滿山紅葉時”江畔音樂會、優秀藝術電影公益展映等活動,共徵集藝術電影81部,入圍展映推介環節的有30部。既有革命歷史題材,包括近期上映的《裏斯本丸沉沒》《絕地重生》《覓渡》,又有講述英模故事的《開山人》《申紀蘭》《我本是高山》,也有充滿藝術創新的《河邊的錯誤》《倒倉》《雪豹》等,電影周參映推介的電影數量和質量跟往屆相比均有了大幅提升。(劉欽 陳鈺樺)

【糾錯】 【責任編輯:歐陽虹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