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 奮力打造美麗重慶建設先行區-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正文
2024 12/03 10:50:11
來源:重慶日報

巴南 奮力打造美麗重慶建設先行區

字體:

巴南區巴濱路融匯半島段 攝/劉紀湄

  巴南地處重慶主城核心,是我市的工業強區、農業大區,擁有60公里長江岸線,自然資源豐富。

  近年來,巴南強化上游意識、勇擔上游責任,統籌推進治水、治氣、治土、治廢、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鄉(下稱“九治”)一體攻堅,奮力打造美麗重慶建設先行區。

  系統防治一體攻堅

  持續擦亮生態巴南新顏值

  巴南以“九治”為重點,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一體推進。

  據巴南區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吳平介紹,巴南歷時4年完成花溪河綜合整治工程,並投入運行;一品河、黃溪河“清水綠岸”治理提升項目完成75%;長江幹流巴南段水質連續7年穩定保持Ⅱ類,花溪河水質由劣Ⅴ類提升至Ⅳ類,一品河、五布河、孝子河水質達Ⅱ類。

  持續實施夏秋季臭氧污染防治、冬春季細顆粒物污染防治攻堅行動,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連續6年超過300天,2024年截至10月31日,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70天,同比增加18天,細顆粒物平均濃度同比減少3.48微克/立方米。

  同時,巴南完成了57個村涉鎘污染源排查工作,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100%;全域“無廢城市”加快建設,累計創建“無廢細胞”190個,城市建成區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率達100%。

  在此基礎上,巴南系統推進國土綠化提升行動、“四山”生態保護行動,鞏固“三區三線”劃定成果,確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少於987.43公頃;推進歷史遺留和關閉礦山生態修復,完成歷史遺留和關閉礦山生態修復銷號面積15公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31平方公里;新建“兩岸青山·千里林帶”0.37萬畝,全區森林覆蓋率為49.48%。

  巴南還因地制宜開展了農村黑臭水體清零和農村環境整治行動,完成17個村共19條黑臭水體整治,消除農村黑臭水體6044平方米。

  統籌規劃有序利用

  讓青山綠水“變現生金”

  不久前,《巴南區推進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培育地區建設實施方案(試行)》印發,天坪山—白象山片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正在按實施方案加快推進。

  巴南以巴濱路長江岸線生態修復、花溪河綜合整治為抓手,打造優美生態産品供給區,惠及居民60多萬人;以木洞岸線消落區生態修復為基礎,打造沿江生態示範區——重慶國際生物城,目前已引育項目130余個,産值超1000億元,同時擁有“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國家高新區”“國家工業旅游示範基地”和“國家科技創新集群”四張國家級名片。

  巴南着力提升生態産品質量,增加生態産品溢價,加快推動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圍繞優質農産品、鄉村旅游、民宿農家樂,打造“巴實綠耕”“巴實綠景”“巴實綠居”等區域公用品牌共61個,完善生態産品認證和質量追溯體系構建,助推生態産品溢價增值,年産值預計達到20億元。

  科學謀劃重點推進

  跑出綠色低碳發展加速度

  巴南堅持“産業生態化、生態産業化”協調發展,以産業綠色發展為“主引擎”,在全市率先制定“綠色發展行動計劃”,進一步健全綠色製造體系,在綠色發展賽道上,巴南企業各顯身手。

  截至目前,巴南已擁有國家級綠色園區1個、國家級園區水效領跑者1個、國家級綠色工廠7個、國家級綠色供應鏈2個,綠色製造示範標杆創建領跑全市;重慶國際生物城、重慶數智産業園納入全市首批“近零碳園區”試點建設,“巴南全力打造國際生物城,推動傳統産業蝶變升級”入選2024年度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暨美麗重慶建設典型案例。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

  吳平&&,巴南將錨定美麗重慶建設先行區目標,以“九治”為抓手,以堅定的步伐推進綠色低碳發展,蹚出一條既有“含綠量”又有“含金量”,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新道路。(彭光瑞 張瀝文)

【糾錯】 【責任編輯:歐陽虹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