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我們接觸跨境電商開拓國際市場,園區提供了專業知識培訓、供應鏈資源等,讓企業少走了很多彎路。”11月18日,在大足區跨境電商産業園,重慶聚蟻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李宗川告訴記者,公司今年跨境電商交易額將達到5萬美元,邁出了從“賣全國”到“賣全球”的第一步。
過去,大足企業大多通過委託外貿公司等方式開拓外貿業務,成本較高,再加上專業人才緊缺,在搭建外貿團隊、獲取買家資源、報關報檢、融資貸款等方面缺乏專業指導,跨境電商發展緩慢。2018年,大足成立跨境電商産業園,着力為區內企業提供營銷推廣、電商孵化、人才培訓等服務。
“近年來,全鏈條服務推動了許多企業主動發展跨境電商,開闢國際市場。”大足區網商協會會長李科説,今年,大足將新增50家跨境電商企業,累計達到92家,有望衝刺1億元跨境電商交易額。
成立跨境電商貿易部開闢國際市場
2016年,重慶鄧氏廚具製造有限公司開始通過跨境電商開闢國際市場,但由於在亞馬遜、阿里巴巴等跨境電商&&的品牌知名度不高,始終不見起色。
“我們家四代人從事五金行業,深耕國內市場百餘年,深知行業競爭激烈,想要發展壯大必須開闢國際市場。”鄧氏廚具總經理鄧修建説,今年2月,公司專門成立跨境電商貿易部,全力開闢國際市場。
目前,鄧氏廚具已經引進3名外貿人才,挖掘國外客戶,還根據不同國家居民的生活習慣、消費需求等設計國際化産品,為國外客商打造廚具展廳,今年內可正式對外使用。
前不久,鄧氏廚具在跨境電商&&接到了一筆來自俄羅斯的訂單。“客戶僅發來一張圖片,希望我們看圖打造樣品。”鄧修建説,為了盡快交貨,他們幾天就把樣品做好發了過去,但對方並不滿意。
原來,俄羅斯人習慣用刀身厚、重量足的廚具。他們只能重新設計模具、刀柄,打造了十幾個款式共上百個樣品,再次發給客戶挑選。這一舉動打動了對方,雙方達成合作。
僅靠線上營銷遠遠不夠,為了在線下接觸到更多外國客商,鄧修建專門帶隊到全國參加各類展會推銷産品,其中他最看重廣交會,“但廣交會的參展門檻是年出口額必須達到20萬美元,今年鄧氏廚具僅能衝刺3萬美元,遠遠不夠”。
為了幫助鄧氏廚具盡快達到參展門檻,大足區商務委積極爭取相關優惠政策,為企業開通綠色通道,同時對接貿易公司,增加外貿訂單。11月18日下午,在大足區商務委的幫助下,鄧氏廚具成功與外貿公司重慶滬勵科技有限公司對接,並初步達成合作意向。
“線下做好服務和口碑,線上同步營銷推廣,成效顯著。預計明年,年出口額20萬美元的目標就能實現。”鄧修建説。
主動“走出去”找訂單
“鎖具、餐具準備20多種,宣傳手冊多備一點。”11月18日,財藝智能家居(重慶)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外,伴隨着機器的轟鳴聲,公司總經理黃健芷有序安排工作人員準備産品——11月20日,他們要遠赴馬來西亞沙巴州參加2024年沙巴-中國博覽會。
今年是財藝家居發展跨境電商的第5年。“我們發現線下參展增加知名度是助力跨境電商發展的關鍵。”黃健芷説,剛接觸電商時,由於國外企業不了解公司産品,線上推廣效果不佳,生意慘澹。
為打開銷售口子,黃健芷專門招聘外貿人才,出國參加各類展覽。“剛開始經驗不足,只是到現場觀看,合作寥寥無幾。”黃健芷説,有一次去巴西參展,前期沒有調研,他們只帶了幾個産品,結果遠不能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還好最終通過跨境電商&&及時向客戶進行了推介,才拿下了40萬元的訂單。
“近年來,區內跨境電商企業不斷增加,許多企業想走出國門但又礙於成本太高不得不放棄,我們一直在找出路。”大足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今年9月,馬來西亞沙巴-中國總商會到大足考察交流,並邀請互訪,區商務委、區政府外辦、區工商聯(總商會)立即聯合組織區內企業參加2024年沙巴-中國博覽會,並申報國家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補貼70%的展位費。
“出發前,我們已經蒐集了沙巴州的産業發展情況,並針對當地的發展特色準備了相應的産品。”黃健芷説,希望通過優質産品找來訂單,打響公司品牌。
黃健芷還在對東南亞、中東、非洲的部分國家開展市場調研,根據各個國家的消費需求,質量、價格、交期要求,制定了不同的營銷計劃。
“12月,我們將前往沙特阿拉伯觀展,現場調研當地産品的款式、價格、質量,為市場開闢做準備。”黃健芷説,“走出去”邊找訂單、邊推廣線上網店,成效顯著,今年公司跨境電商交易額將達2000萬元。
年內將新增50家跨境電商企業
今年8月,一直深耕國內市場的重慶聚蟻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嘗試開闢國際市場,但此前毫無經驗,一時不知從何下手。
一次偶然的機會,李宗川從李科那裏得知大足區跨境電商産業園正免費為企業提供跨境電商的相關培訓、連接資源。多次溝通後,李宗川成功入駐園區,並免費獲得40㎡的辦公室。
“進入園區上的第一堂課就是電商&&的知識普及。應該如何根據産品特性進行營銷推廣、&&上哪些産品最好賣等‘小白’最關心的問題,都會一一得到解答。”李宗川説,熟悉情況後,園區又主動對接合適的企業推動合作。在園區的幫助下,他們不到一個月就熟悉了跨境電商的運作邏輯。
今年8月,公司的跨境電商交易額僅5000美元,但9月至11月均突破1萬美元,預計年底總額將突破5萬美元。
據了解,大足還有多家企業負責人有意向發展跨境電商,但都是“小白”,不僅缺少外貿知識,還缺少外貿人才和專業指導。
目前,大足正加快推進跨境電商服務中心提檔升級,打造集營銷推廣、電商孵化、人才培訓等功能於一體的跨境電商服務&&;重點引進專業服務團隊,積極開展跨境電子商務進口業務,構建信息共享、金融服務、智能物流、電商信用、統計監測和風險防控等六大體系,全程呵護中小跨境電商。
“從企業、個人入門開始,就能享受免費的跨境電商知識培訓,‘出師’後還能免費獲得阿里巴巴跨境電商&&的賬號,並為其連接供應鏈資源,全鏈條服務能確保企業平穩度過‘新手期’。”李科説,目前已經培訓了300多人,預計到年底,全區將新增50家跨境電商企業,跨境電商交易額有望衝刺1億元。(周傳勇 陳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