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四屏鎮李加明:將誠信“種”在田園裏-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正文
2024 11/26 09:53:11
來源:重慶日報

江津四屏鎮李加明:將誠信“種”在田園裏

字體:

  近日,海拔1000多米的江津四面山氣溫驟降。凜冽寒風中,四屏鎮四面村李加明的種苗基地卻一片火熱,山外的草莓基地老闆們紛紛前來採購種苗。

  “賣得火熱,虧一大截!”李加明的父親笑稱,早在今年7月,兒子以每株5毛錢的價格預售了60萬株草莓苗,而今每株草莓苗市價漲到了9毛錢,李加明還是按5毛錢的單價銷售,“少掙10多萬元哦”。

  李加明不為所動:“約定好的價格,怎能説變就變?”

  多年來,從生産、管理到銷售,李加明將誠信深深“種”在了田園裏。

  以次充好,薪水再高也不幹

  李加明今年49歲,雖只有小學文化,但他愛學習、肯鑽研,21歲就到浙江學種蔬菜,從小工幹到了代班,爾後又改學種草莓,一種就是十來年。

  既懂技術又熟行情,李加明被一家企業請去做技術指導,每月6000元工資,還有大量的時間自主支配。

  很快,李加明的技術在新企業見到成效,種的菜每斤賣到10元還走俏。但當他發現有人從外面購進蔬菜以次充好售出,便辭職不幹了。

  到哪去種植高品質農産品呢?李加明想到了家鄉四屏鎮,“近年來,家鄉旅游發展起來了,交通便捷了,游客來了,消費需求也有了。關鍵是生態環境好!”

  四屏鎮山高谷深落差大,海拔高氣溫低,晝夜溫差大,乾旱有水源,洪澇能排泄,非常適合生態種植。

  2018年,李加明回到四面村種草莓。他堅信四屏鎮的好生態一定能培育出好苗子。

  探索“自然療法”種植草莓

  李加明首先整理出2畝閒置地,但並沒着急播種,而是先對土壤進行消毒殺菌。

  李加明介紹,土地經過消毒殺菌後,培育的苗子病蟲害少,即便出現害蟲,量少可動手捉,多了就用野棉花壓汁噴灑除蟲;除草也不用除草劑,都是人工拔草,“盡量做到綠色生態,我稱之為‘自然療法’。”

  第一年,李加明培育了10萬株草莓苗。為打開銷售渠道,他帶上草莓苗挨個走訪自薦,每家送2000株苗子,待投産銷售後客戶再付種苗款。草莓採摘結束後,客戶普遍反映李加明的草莓苗病蟲害少、開花多、挂果好,草莓口感不錯,深受消費者喜歡,之前欠的種苗款一分不少付給李加明。

  “第二年還沒播種,客戶就來預訂種苗。”李加明回憶,足足訂出去60萬株,擔心自己“吃”不下,他還以一年15萬元的工資請來浙江師傅把關,最終將客戶穩定下來。他説:“每次我都會將‘自然療法’講給客戶聽,希望他們和我一起踐行誠信種植。”

  游客多了後,四屏鎮村民開始種糯玉米賣,但蟲害是個難題。玉米裏有蟲,沒人買;用藥殺蟲,又怕引發食品安全問題。

  今年,李加明用“自然療法”試種了1畝晚熟糯玉米,除了火燒、水泡對土壤殺菌消毒,他還鑽研出一套蟲害防治方法——在害蟲産卵階段,在玉米葉有露水的早晚用野棉花汁或苦葛根汁噴灑,就基本能消除蟲害。

  今年,李加明還成功試種生薑。他説,四屏鎮生態好、耕地少,他決定帶領村民培育生薑種,闖出一條增收路。

  現在,“自然療法”得到當地村民認可。全村10多戶村民打算明年跟着李加明種植糯玉米和生薑。

  家庭再困難也要講誠信

  儘管草莓苗種得風生水起,李加明的負擔還是不輕。

  2000年,大哥出車禍去世,年過80歲的父母都由他贍養。2019年9月,草莓苗培育剛剛有起色,李加明與妻子、表弟在送草莓苗途中出車禍,3人花去醫療費用60多萬元。今年,兒子婚事又花了一大筆錢,女兒念高中也要花錢。

  “父親心疼我負擔重。”李加明解釋,今年因為連晴高溫天氣,很多基地草莓苗損失大,以致價格上漲。而四屏鎮海拔高、水源好,他的種苗沒受影響。如果按預訂價和市場價的差價計算,60萬株種苗確實少賣了15萬元,但李加明認為“家庭再困難也要講誠信”。

  預訂種苗的都是老客戶,六年來都是每年六七月提前下單。李加明告訴記者,不能因為天氣原因就毀約。

  “技術好、講誠信。”記者採訪時,江津區李市鎮雙河村草莓種植大戶王毅正在採購種苗。六年來,他種的都是李加明的草莓苗,“李總不但苗子育得好,人也耿直,肯定要長期合作下去。”

  如今,李加明已逐步走出困境,還當選四屏鎮人大代表。他説,自己得履好職,帶好頭,帶領當地村民闖出一條誠信種植的道路。(記者 彭瑜)

【糾錯】 【責任編輯:歐陽虹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