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重慶民企百強名單看全市民營經濟新變化 含“金”量與含“新”量雙雙提升-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信息 > 正文
2024 11/26 09:53:50
來源:重慶日報

從重慶民企百強名單看全市民營經濟新變化 含“金”量與含“新”量雙雙提升

字體:

  沙坪壩區賽力斯鳳凰智慧工廠數字化車間一派繁忙景象。該工廠通過數字化建設,實現了全鏈條數字化管理。(資料圖片) 特約攝影 孫凱芳/視覺重慶

  11月25日,2024重慶民營企業100強名單出爐。龍湖集團、新鷗鵬、博賽礦業、智飛生物、小康控股、京東海嘉、華宇集團、沙師弟、OPPO重慶、華南物資排名前十。現場還發布了2024重慶製造業民營企業100強榜單。

  通過兩份榜單,我們可看出重慶民營經濟含“金”量與含“新”量的變化。

  製造業佔比首次突破五成

  兩份名單中,製造業表現極為吸睛,含“金”量穩步提升。

  首先體現在數量上,民營企業100強中,製造業企業數量達54家,較上年增長5%,首次突破五成。

  其次體現在質量上,製造業企業營收總額為5569.1億元,同比增長19.3%,佔100強營收總額的比例從上年度的35.94%提升至45.9%。

  而在製造業民營企業100強名單中,無論是入圍門檻、營收還是資産總額均有大幅增長:入圍門檻11.79億元,同比增長24.63%;營收總額6316.29億元,同比增長16.96%;資産總額6973.84億元,同比增長36.71%。

  這份名單裏,營收超500億元的製造業民企數量從上年度的1家增加至3家,營收超100億元的製造業民企數量從上年度的12家增加至14家。

  從名單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重慶民營經濟産業結構正持續優化,主導産業成型起勢。

  製造業民營企業100強中,汽車製造業、醫藥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企業數量分列前三位,分別為19家、9家和8家。其中,汽車製造業營收總額為1350.97億元,繼續保持行業首位。通用設備製造業的營收總額從411.16億元增長至843.67億元,躍升至行業第二。醫藥製造業營收總額為721.22億元,居行業第三。

  從另一個維度來看,重慶製造業民企100強中,屬於“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的企業共78家,分佈在除輕紡和元宇宙産業外的28個産業。其中,屬於輕合金材料、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製造業的企業數量最多,各有6家;屬於先進材料、生物醫藥、前沿新材料産業的企業數量各有5家。

  “民營企業,已成為重慶構建‘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的重要力量。”市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雷文睿説。

  含“新”量持續上升

  從榜單可以看出,重慶民營經濟更加注重實體經濟領域,發展新質生産力,積極布局新産品新賽道、孵化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

  來看研發投入,民營企業100強研發總投入為178.23億元,同比增長9.94%。2023年共申請專利4503項,國內專利授權達2197項,累計獲得國內有效專利17585項,主導或參與制定多項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小康控股、智飛生物、沙師弟網絡分別以44.57億元、13.45億元、9.75億元研發投入佔據排名的前三位。

  真金白銀的研發撐起了品牌與質量,賽力斯與華為聯手打造的問界新M7,成為新勢力車型年度銷冠,2024年度累計交付突破17萬輛,問界M9上市以來大定突破17萬輛,連續7個月蟬聯50萬元級及以上豪華車型銷量第一。

  自主研發與協同研發齊頭並進。在民營企業100強中,有67家企業的關鍵技術主要來源於自主開發與研製,52家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開展了協同技術攻關、共建科研機構等合作。製造業民企100強企業的關鍵技術來源中,自主開發與研製佔44%,引進技術或人才佔23%,産學研合作佔23%。

  比如,恒都農業依託中國肉牛行業首個博士後工作站,整合各方資源組建成立了“恒都科技研究院”,目前已集聚博士後等高端人才50餘人。不僅如此,他們還與中國農業大學、西南大學等科研院所展開全方位合作,牛骨、牛血等牛副産物研發産品實現量産,擁有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40余項。

  通過聚焦主業、布局新興産業、提升産品質量、提高産品環保性能等途徑,重慶民營企業有序推進轉型升級,含“新”量不斷上升。

  “走出去”步伐堅定

  儘管面臨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重慶民營企業“走出去”發展的步伐始終堅定。

  據統計,民營企業100強中有23家進行海外投資,境外資産總額達到19.36億元,實現境外營業收入17.34億元,境外員工總數4782人,全年實現出口總額56.44億美元。

  其中,賽力斯多年前就開始布局海外業務,如今旗下各品牌汽車已銷往70多個國家,在全球有100多個貿易夥伴。1個多月前,問界亮相2024第90屆巴黎國際車展,從重慶超級工廠的大門開到了巴黎的凱旋門,開啟了海外發展新篇章。

  宗申産業集團先後在越南河內建立發動機工廠、在越南海陽建立通機工廠、在泰國芭提雅建立摩托車工廠、在墨西哥新萊昂建立核心零部件工廠,實現屬地化研發製造,取得産品原産地證書,出口北美及歐洲市場。作為鏈主企業,宗申還帶動15家優秀供應商“抱團出海”,跟隨宗申海外建廠。

  專注超細纖維微材料行業的再升科技,其自主研發的“飛機棉”實現了關鍵材料的自主可控,成功打破了美國在飛機隔音絕熱材料領域的技術壟斷,成為全球第3家、中國第1家能夠自主生産飛機棉的企業。目前再升科技與德國妥思、日本松下、曼胡默爾等全球知名企業建立合作關係,産品出口多個國家和地區,通過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和全球項目的合作,逐漸在國際舞&上樹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民營經濟迸發活力

  本次公布的榜單中,還呈現諸多亮點——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方面,民營企業100強納稅總額達564.48億元,納稅額過億元的企業共52家,其中龍湖集團以200.07億元的納稅總額位居榜首。民營企業100強吸納就業總人數達42.32萬人,同比增長5.75%,其中新大正物業以4.35萬人位居榜首。民營企業100強中,有31家發布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57家企業參與社會捐贈,捐物捐款總價值超4.4億元。

  多元化融資方面,民營企業100強和製造業民企100強共擁有境內外上市企業24家,其中製造業上市企業20家。截至11月22日,榜單中的境內上市企業總市值4128.91億元。民營企業100強中有15家企業發行了公司債、資産支持證券ABS、可轉換債券等十余種債券,有8家企業通過股票(股權)質押融資。

  “隨着國家和市級層面先後&&一系列支持民營企業融資的政策舉措,超過65%的100強民營企業認為,金融機構對民企的信貸投放力度加大,通過數字化融資服務&&獲取融資更加便捷高效,貸款需求響應速度和審批時效提高,民企融資便利水平顯著提高。”雷文睿説。

  此外,民營企業100強還積極參與國家戰略,15家企業參與了混合所有制改革;49家企業投身“萬企興萬村”行動,通過促進産業興旺、帶動農民增收、改善民生保障等渠道助推鄉村振興;69家企業參與了污染防治攻堅戰。

  面對新發展階段的新挑戰新機遇,重慶民營企業堅定信心、向新求質,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加速培育新質生産力,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道路。

  數讀重慶民企百強名單>>>

  製造業企業數量達54家,較上年增長5%,首次突破五成

  製造業企業營收總額為5569.1億元,同比增長19.3%,佔100強營收總額的比例提升至45.9%

  研發總投入為178.23億元,同比增長9.94%

  2023年共申請專利4503項,國內專利授權達2197項

  67家企業的關鍵技術主要來源於自主開發與研製

  有23家進行海外投資,境外資産總額達到19.36億元

  (記者 佘振芳 見習記者 侯月)

【糾錯】 【責任編輯:歐陽虹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