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紅岩革命歷史文化中心聘任夏吉演為紅色故事宣講員。通訊員 熊帥 攝/視覺重慶
紅岩烈士夏惠祿的長子夏吉演自籌資金創辦的“紅岩魂展廳”吸引了不少觀眾參觀。(受訪者供圖)
重慶是紅岩精神的發源地,每天都有全國各地的游客來到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重溫紅色記憶、感悟紅岩精神。在距離重慶1700多公里外的山東東營,也有一個紅岩魂展廳,每天同樣吸引着不少觀眾前去參觀打卡。而辦起這個展廳的,是一位七旬老人,他在這裡義務宣講紅岩故事、紅岩精神已有十餘年。
除了在展廳宣講,這位老人還帶着紅岩故事進過機關、軍隊、廠礦、社區、學校等地,在全國各地舉辦了1200余場報告,從小蘿蔔頭的故事到“獄中八條”,他富有激情的宣講,感染了很多人。
一封訣別信,讓他選擇當兵繼續父親走過的路
老人名叫夏吉演,今年78歲,是勝利油田的一名退休工人,同時他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紅岩英烈夏惠祿的長子。
1946年,夏吉演出生在四川廣安的一戶貧寒農家。其父夏惠祿在川東地區建立農民武裝,準備發動起義,結果被國民黨特務抓捕,1949年11月27日,犧牲於渣滓洞,時年25歲。
年幼的夏吉演和患病的母親唐瑞琼、姐姐和弟弟艱難度日。為了照顧母親,夏吉演六七歲時就要搭凳子給媽媽熬藥,早早地擔起了照顧家庭的重任。
母親偶爾也會向夏吉演提起父親被抓時的情景:“1948年6月13日中午12點,家裏進來了七八個壞蛋,問夏惠祿在家嗎,跟他們走一趟,一家人嚇得夠嗆,我那時還懷着你弟弟,你和姐姐就在家裏哭喊,不要帶走爸爸,把爸爸放開,可爸爸很快就被帶走了。”
復述這段往事時,夏吉演的聲音有些哽咽。
小學畢業後,夏吉演沒有繼續讀書,而是留在家裏種地、喂豬喂羊、挑煤炭等,還給上高中的姐姐做飯、送飯。
年歲漸長,他原本打算繼續在家務農,也能照顧母親,可父親的一封信改變了他的人生。
“唐瑞琼,你要保重好身體,叫遠來的同志趕快離開,我在監獄裏什麼也沒有説。你要帶好孩子,踏着我們的足跡為社會主義事業奮鬥到底……”這是夏惠祿犧牲前在監獄的一張火紙上寫給妻子的訣別信。
母親讓他一定要當兵,繼續父親走的路。“1965年,18歲的我揣着父親臨終時留下的信走進軍營,黨在我心中就成了一生的信仰。”談起當年參軍入伍時的場景,夏吉演紅了眼圈。
一次紀念活動,讓他萌生宣講紅岩精神的想法
五年後,夏吉演從部隊轉業,到勝利油田當上了一名石油工人,這一幹就是50年。
2009年11月,重慶在歌樂山烈士陵園隆重舉行“11·27”烈士殉難60周年暨重慶解放60周年紀念儀式。作為紅岩烈士後代,夏吉演與江姐、葉挺、楊虎城、小蘿蔔頭等先烈的後人一同受邀參加此次活動。
在歌樂山烈士陵園,夏吉演帶着菊花來到父親墓前,一遍遍擦拭墓碑,訴説自己的思念;在歌樂山渣滓洞,夏惠祿烈士曾經關押在陰冷狹小的二樓四號監室,看到父親留下的字典、書籍等遺物,夏吉演悲傷不已。
“我的父親和‘小蘿蔔頭’宋振中、江姐等革命先烈都犧牲在這裡,歌樂山是一個灑滿了紅岩烈士鮮血,見證了革命先烈為了心中信仰而英勇就義的地方。”夏吉演説,自己的內心受到極大的震撼,那時就萌生了宣傳紅岩精神的想法。
這次活動,改變了夏吉演的人生軌跡,他想要進一步了解父親以及其他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講出去,讓紅岩精神代代相傳。
開辦紅岩魂展廳,他開始義務宣講紅岩精神
回到家後,夏吉演開始着手整理父親參與革命的資料。不久,他受邀參加勝利油田創作的舞&劇《血與火的囑託》的演出。
這是一部以紅岩烈士後代講述夏惠祿事跡為題材,反映黨員幹部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潔從業教育的綜合藝術舞&劇。夏吉演全程脫稿講述,非常成功。這次舞&劇的表演,更加堅定了夏吉演的紅色宣講想法。
2010年,夏吉演退休。他沒有選擇安逸的晚年生活,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紅岩史料的收集中。他自掏腰包將精心整理的紅岩故事製作成展板,想在小區辦一個小型的紅岩展廳。
夏吉演所住的河錦小區是勝利油田的家屬院,得知他的想法後,物業公司十分支持,專門為他在社區活動室騰出了幾間房。夏吉演取名為“紅岩魂展廳”,供人免費參觀。
“紅岩魂展廳”一共四間房間,加起來將近300平方米。為了節省經費,夏吉演自己佈置展廳,親自謄抄革命故事,在看似“簡陋”的展廳裏,隨處都能感受到老人對紅岩精神的熱愛,他説:“只要有人來參觀,我就是這裡的講解員。”這也成了夏吉演義務宣講紅岩精神的開始。
夏吉演一邊在展廳裏宣講,一邊自學黨史。他成了東營市河口區圖書館裏最年長的“常客”,經常一待就是一整天,將資料摘抄下來,再帶回家整理。
他還兩次回到重慶探訪歌樂山渣滓洞革命先烈遺址,聯絡父親曾經的學生和其他紅岩烈士後代,挖掘出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他將收集到的各種史料一點點充實到展廳和宣講的內容中。
為了增強感染力,他自製道具進行輔助
在一次回老家廣安祭祀父親時,夏吉演受邀在廣安中學進行了自己人生首次在展廳外的地方作紅岩故事宣講。
“剛開始上&,我心還有點慌,嘴不大聽使喚,可想到烈士們,內心很快平靜下來。”夏吉演説。
在這次宣講中,夏吉演從父親夏惠祿到江姐江竹筠,從一個共産黨員的自白到最小烈士小蘿蔔頭英勇就義,他動情地講述,將一幕幕鬥爭場景,一個個英雄形象生動地展現在大家面前,在場的師生深受感動。
回到東營後,河口老年服務部或是社區街道居委會只要有黨組織關心下一代活動,就會請夏吉演講上一段。面對青少年學生,他從劉胡蘭、小蘿蔔頭的故事開講,分享英雄的成長歷程;面向社區群眾,他從獄中八條出發,解讀紅岩革命精神……
慢慢地,請他宣講的單位越來越多,宣講的&&也越來越廣,前來參觀紅岩魂展廳的人也越來越多。
夏吉演在宣講時,不僅講述紅岩英烈的事跡,還結合時代背景,分析紅岩精神的內涵,因此,他的宣講不僅讓聽眾了解紅岩英烈的事跡,更讓大家感受到了共産主義信仰的力量。
與夏吉演相識多年的勝利油田職工趙輝告訴記者,夏老在當地慢慢有了名氣,陸續有不少單位邀請他去宣講,還經常與自己分享宣講時的經歷,“對老人而言,這既是退休生活的精神寄託,同時也影響了許多聽眾,收到了很多正向回報。”
在東營市河口區河頤小區舉辦的一場題為“紅色宣講賦予我第二次生命”的報告會上,夏吉演激情澎湃地講述了紅岩革命先烈經受住種種酷刑折磨,百折不撓、寧死不屈的英勇事跡。為了增強感染力,他還拿出了鐵鏈、血衣等道具進行輔助宣講,這場宣講也讓在場的幾十位社區居民深受觸動,&&要銘記歷史,傳承紅岩精神。
去年4月,夏吉演受邀到東營職業學院開展宣講,帶領師生們回望了那段血雨腥風的歷史,大家對紅岩精神有了更加立體而全面的認識——
“原來在課本上學過小蘿蔔頭的故事,現場聽夏爺爺講述感觸更深。小蘿蔔頭幼小心靈無比堅強,非常敬佩和震撼。”“小蘿蔔頭堅毅樂觀的品格和好學上進的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前進。”在場的學生們感嘆道。
……
14年來,夏吉演帶着紅岩故事到全國各地宣講1200余場,成為紅岩精神的義務宣講員,先後被山東大學等60多所學校聘為“校外輔導員”,重慶紅岩革命歷史文化中心也聘任夏吉演為“紅色故事宣講員”。
他以紅岩英烈為榜樣,如今許多年輕人以他為榜樣
夏吉演以紅岩英烈為榜樣,如今他也成為了許多年輕人的榜樣。
“這些年,多次聽夏老在單位講紅岩烈士的故事,深受震撼,後來就&&夏老一起做故事展板。”80後小夥王銳是勝利油田測井公司的一名宣傳幹事,他説,現在自己也經常給公司的新員工講紅岩故事,一起緬懷革命先烈,汲取紅岩精神的力量。
2018年10月,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紅岩故事宣講團到山東東營開展宣講,夏吉演也參與到其中。
重慶紅岩革命歷史文化中心講解員、紅岩故事宣講團成員王燦説,夏吉演穿着很正式,特意在白色襯衣領口處打上了紅領結。
在王燦的記憶裏,夏老和大家交流時總是樂呵呵的,他的每一場宣講都充滿活力,講述情感真摯,慷慨激昂,感染了現場每一個人。
“夏老如此樂觀豁達,我一直在思考是什麼支撐着他,其實就是紅岩精神!”
帶着前輩的這份鼓勵與堅持,去年,王燦參加了第四屆全國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把自己與夏吉演的結緣故事講給了更多人聽。
從參軍入黨,到石油工人,再到義務宣講,夏吉演總説,是父親讓他懂得“祖國哪有需要,就要到哪去”的道理,所以只要他還能講,就會一直講下去,把父輩的精神傳承下去。
“如果父母健在,今年剛好父親和母親滿100歲。”夏吉演告訴記者,今年11月27日,他會帶着家人再次到重慶,到歌樂山烈士陵園參加“11·27”烈士殉難75周年紀念活動,共同緬懷和紀念革命先烈,也想讓父親看看,這盛世如他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