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體檢測基地
渝北區科技局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主動作為,不斷深化創新實踐,厚植科技創新沃土,讓科技企業大膽創新、放心創造,助力全區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據悉,渝北區今年前三季度“創新報表”持續保持A檔,2023年度全區研發投入達到129.2億元、總量居全市區縣第一,研發投入強度達到5.29%,是全市平均的2.1倍。
穩步實施“雙倍增”行動
推動高新企業量質齊升
“能夠通過高新技術企業市級評審,不僅是對我們公司在科技創新和産業升級方面所取得成績的肯定,更是對公司未來發展的有力鞭策和鼓舞。”重慶彌強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説。
作為一家主要經營産品質量檢測及相關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重慶彌強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位於渝北玉峰山鎮,此前被納入渝北區“高企後備庫”,是渝北的高企培育重點對象。今年,經渝北區科技局指導幫助,該公司成功通過高新技術企業市級評審。
據悉,為幫助彌強檢測“破局出圈”,渝北區科技局落實服務專員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定期向該公司宣傳最新政策,派遣工作人員進行走訪和評估,還邀請專家對該公司的申報材料進行了審核,不但進一步堅定了企業申報信心,也助力企業提升了認定通過率。
彌強檢測並不是個例。近年來,渝北區科技局深入挖掘和培養了一批具備高成長潛力、研究開發實力強、具有一定的成果轉化能力的企業,不斷壯大區域高新技術企業創新群體,匯聚起創新發展的大能量。
今年前三季度,渝北區新培育科技型企業504家,總量達3286家,目標完成率達到121.70%。目前已兌付高新技術企業獎勵資金2950萬元,推薦天友乳業等194家企業申報高企,已通過認定174家,全年目標完成率達到102.14%。
提升科技金融服務效能
緩解企業融資難題
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困擾企業的系統性問題,特別是對於初創型、輕資産的科技型企業來説,更是突出難題。
渝北區科技局積極提升科技金融服務效能,組織各孵化載體、科技型小微企業對接金融機構,加強對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擔保基金、科技創新再貸款等科技金融政策的宣傳,更精準地引入金融“活水”,助力企業“解渴”,讓財富“種子”破土而出、茁壯成長。
重慶新世傑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受益者之一,該公司在科技研發和擴大生産過程中急需資金,通過“科信貸”在一個月內就獲得了200萬元貸款,貸款享受銀行基準利率,解了公司發展的燃眉之急。
據數據統計,依託35.71億元“天使、風投、擔保”科技基金池,渝北區累計為66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38.6億元;新推動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擔保基金為51家科技型企業放貸1.1億元,累計為565家科技型企業放款12.03億元;落實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擔保服務費補貼政策,據實補貼3家企業擔保服務費12.8萬元,累計補貼388家1243萬元;科技創新再貸款推薦1514家企業入庫,佔全市36%。
多措並舉持續發力
構建親清政商關係
除了助力企業“破局出圈”“破土而出”,渝北區多措並舉,推動孵化載體高質量發展、優化科技項目管理、打造優質創新生態環境,助力企業研發技術創新能力提升。
作為國家備案眾創空間——威瑞眾創空間第一批入駐的項目,重慶秦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軍民融合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在渝北區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該企業在孵化期間就獲得了天使輪數千萬元融資。隨後畢業出孵到渝北區仙桃數據谷獨立發展,獲得中金、復興資本等多輪融資,並與重慶大學、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等研發機構開展聯合研發,實現自主專利131項、著作權19項。如今,該公司年銷售收入過億元,成為了渝北區科創板培育種子企業。
“我們不斷優化高新技術企業服務舉措,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助力轄區高新技術企業跑出‘加速度’。”渝北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
渝北迭代升級原有政策,&&《渝北區加快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全鏈條科技創新支持;組織召開2023年度科技計劃項目管理暨科研誠信宣傳工作推進會,建立“雙主體責任制”,即項目承擔單位、項目負責人的項目實施主體責任,區科技局分管領導、工作人員的項目監管主體責任,常態化開展廉政教育,要求全體幹部牢固樹立廉潔意識,共同營造崇尚科研誠信的良好風氣;積極修訂完善《重慶市渝北區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進一步改進項目管理方式,賦予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為科技計劃項目的實施提供堅強制度保障。
目前,渝北區市級以上研發&&達到420家,其中國家級6家;建成市級以上眾創空間19家,市級以上科技型企業孵化器9家;新增技術合同交易補貼政策,三季度技術合同成交額319.71億元,列全市第2。(詹米璐 王彩艷 楊敏 圖片由渝北區科技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