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母城氣韻歷久彌新 開放都市雲奔潮涌-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正文
2024 11/15 09:35:05
來源:重慶日報

渝中:母城氣韻歷久彌新 開放都市雲奔潮涌

字體:

  核心提示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1000多年前,“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的李白標注了渝中“詩和遠方”的坐標。

  如今,追隨詩仙的腳步,沿兩江親水而行,越四岸踏浪而過——摩天大樓層層疊疊,江中游船來往穿梭,山崖扶梯逶迤蜿蜒,空中索道跨江飛翔……

  這是渝中因地制宜的奇妙設計,是江、崖、街、洞、天相映成趣的空間呈現,是巴渝文化最靈動而富有張力的表達。

  近年來,渝中區聚焦人文渝中、全域旅游建設,讓全域有故事可講、有文化可品、有山水可鑒、有夜景可賞……着力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一個西部領先、全市示範的都市文旅目的地,正以傲人身姿,矗立兩江潮頭!

  深挖母城文化

  塑造多元場景 引來“金鳳凰”

  山城記憶館、較場攬勝、佛崖夕照、黃葛挂月、轎鋪風雲、花街鳥語……走進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探幽攬勝,竹編墻、白灰墻、條石墻與“幹打壘”的混搭,讓歷史、當代、未來糅雜在一起,令人既熟悉、親切,又陌生、新奇。

  “十八梯的美景似乎永遠都看不完。”旅行達人張爽,站在一處造型別致的院落門口一頓猛拍,“我尤其喜歡那種融合了山城氣息和近現代元素的建築風格”。

  在他看來,十八梯的獨特,不僅在於建築,還在於景觀的高低錯落、內部空間的曲折迂迴,行走在老梯坎上,就像穿越一條時光隧道。在這條時光隧道裏,有最原汁原味的重慶“母城”記憶。

  事實上,十八梯只是渝中區保護傳承歷史文脈,塑造核心競爭力,以“老重慶”文化為脈絡,以“真山城”建築為基礎,以“新生活”業態為引擎,全要素提質文旅資源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渝中區高品質建設山城巷、白象街等10個傳統風貌區,戴家巷、魯祖廟等10個山城老街區,白象居、嘉西村等10個特色老社區,形成近200萬平方米具有歷史感、煙火氣、人文范的融合片區,再現了城市記憶。

  同時,實施“文物+展示”,提檔升級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等市級場館,保護髮展中法學校舊址、新華日報總館舊址等革命場館,建成開放金融歷史博物館、地名博物館等專題場館,博物館(陳列館)數量達34家,居全市第一。

  實施“文物+旅游”,解放碑、長江索道等20余處文物網紅景點接續呈現,“紅色三岩”保護提升榮獲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

  實施“文物+産業”,活化中國銀行、美豐銀行等舊址,引入中銀金租、成渝金融法院,打造綠色金融大道;深挖白象街藥材公會舊址內涵,打造中西部中醫藥産業園;保護提升馬鞍山文物整體風貌,吸引重慶跨境電商頭部企業成功落地。

  此外,渝中區還高效實施了147處文物、49處歷史建築保護利用,匠心打造大田灣體育場、中蘇文協舊址、國民參政會舊址等40處文物保護工程。今年,作為全國“四普”近現代類文物試點區,渝中區已完成文物實地調查210處,新發現文物線索80處,復查文物總量已達100%,進度走在全市前列。

  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渝中區深耕人文之城、打造時尚之都,營造豐富的文旅體驗“新場景”,自然引得“金鳳凰”。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渝中區接待游客8272萬人次、增長8.7%,均位居全市前列。

  打造文旅新地標

  文旅商相融合 壯大發展動能

  登高而望遠,雲端之上,盡覽重慶之美。

  城市向上,是渝中奮進的底色。近日,有市民發現,在解放碑上空“停擺”許久的“九重天”空中旋轉餐廳,再次“轉”了起來。

  這個位於解放碑高樓上的旋轉餐廳,曾經是重慶最高、最早的空中餐廳,後因設施陳舊,慢慢被淹沒在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中。本次讓沉寂的“九重天”煥新歸來,是西南地區首家MOXY酒店之功。

  2022年,渝都酒店引入萬豪旗下MOXY品牌。歷時兩年,“渝都酒店”改造升級為全球知名酒店管理公司萬豪國際集團在西南地區布局的首家MOXY酒店。

  “在保留原始餐廳旋轉功能的基礎上,改變原有的中餐業態,引入輕食+飲品模式,在旅游旺季全天候開放,市民游客均可在此俯瞰繁華城市美景。”MOXY酒店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酒店生意火爆,對未來前景更是充滿信心。

  在渝中,“空中風景”不是獨角戲。來福士水晶連廊、WFC會仙樓、雲端之眼、天&131等一大批高空觀景&&,使渝中區以創新的文旅活動及獨特的消費場景,打造出全新的雲端全業態融合的“風景線”,刷新着游客的文旅體驗,塑造了一個立體多元的城市形象。

  同時,渝中區實施“全時段”驅動,延伸打造夜購、夜玩、夜賞、夜養、夜味等“五夜”消費品牌,串聯“山城巷—十八梯—得意世界—魯祖廟—八一路”50萬平方米中央夜間經濟示範區。解放碑—洪崖洞街區、貳廠文創街區、“十八梯—山城巷”傳統風貌區先後入選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解放碑商圈夜間消費位居全國前列。

  培育扯館兒、開心麻花等品牌劇場16個,枇杷山寶庫、抗建堂等演藝新空間19處,推出《東風又起山城岸》等沉浸式演藝1000余場。全年上演精品劇目2萬餘場次,佔全市42%。全球不眠之夜、“舞動山城”國際街舞大賽等活動更是不斷釋放出夜間經濟新活力。

  “全景、全時、全業”盡顯渝中文旅市場澎湃之勢,文旅消費熱度持續位居全市第一。“國家全域旅游示範區”“首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範城市”等“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很新奇,未來感十足,就好像闖入了科幻世界一樣,在8D魔幻山城景色的球幕中飛行暢游。”日前,位於渝中雲端之眼的沉浸式元宇宙體驗館“劉慈欣·雲端科幻宇宙”對外開放,該館充分利用重慶魔幻立體的地理格局和賽博朋克的城市肌理,融合全息投影、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等多種交互數字藝術,打造多維浸入式空間,讓前來體驗的游客讚不絕口。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近年來,渝中區搶佔“文旅+數字”賽道,加快發展游戲動漫、數字影視、網絡文學、數字音樂、短視頻等新興文化業態,提質建設2個國家級和17個市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區(基地),助力帕斯亞科技、觸摸文化、甄準科技等數字文旅龍頭企業快速崛起。集中推出2088未來之旅、千面重慶等沉浸式數字文旅消費項目。迭代“一鍵游渝中”智慧文旅&&,吃住行游購娛一鍵搞定。

  數據顯示,2023年,渝中區文化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約6%;旅游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7.3%,文旅産業發展質效獲國務院督查激勵。文旅産業已成為該區名副其實的支柱産業之一。

  鑄就高品質文旅生態

  全域優化服務 提升文旅體驗

  作為2023-2024年全國文化和旅游市場信用經濟發展試點地區,渝中區聚焦“加強誠信文化建設”試點任務,建立誠信文化建設保障機制,舉辦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為市民游客營造文明誠信、和諧安全的旅游環境,不斷提升城市美譽度、旅游滿意度和消費市場熱度。

  具體來説,渝中區構建了“源頭治理、數智賦能、文化涵養、協作共建”模式。系統性開展景區景點旅游市場專項整治,開發“信易游”“信易閱”場景。舉辦系列講座、公共文化活動,評選出誠信文化示範典型。把“文旅貸”、質保金減半繳納申請與企業信用等級緊密挂鉤,為12家企業融資服務開設綠色通道,累計授信超億元,助力誠信企業加快發展。

  而這,只是渝中區全域優化文旅服務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渝中區還不斷提升“內暢外聯”的便捷度,構建1座跨江索道、115公里山城步道、7條觀光巴士線路、4條水上輪渡航線的特色交通網絡,讓市民游客“快進慢游”感受渝中;

  不斷提升“內外兼修”的體驗性,結合城市有機更新,成功創建A級景區12處,助推大都會等載體業態煥新,建成國內首條國際友城美食街,匯聚星級及類星級酒店71家、旅行社295家,數量均為全市第一;

  不斷提升公共服務保障力,整合社會力量,創新建設文化館藝術分館9個、圖書社會分館26個、24小時城市書房3個、圖書漂流站20個;創新推出“樂響渝中”音樂會,持續開展“母城文化沙龍”“渝中講壇”等各類群文活動近300場。西泠書房等16處公共文化空間上榜全國最美公共文化空間,數量居全市第一。

  不斷提升“整體智治”的安全感,完善“1+6+11”大平安指揮調度體系,實戰運行“人員密集場所風險聯防聯控”,探索文商旅城“一支隊伍”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圓滿保障14.5萬人聽跨年鐘聲等重大活動,持續提升“最寵游客城市”品牌。

  作為重慶母城、都市極核、品質半島、首善之區,巴渝韻味與國際潮流交相輝映,濃縮着文化張力與現代活力的渝中意境吸引八方賓客。你來,她就在滿目風景中,等你!(王彩艷 陳佳佳)

【糾錯】 【責任編輯:歐陽虹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