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彭水文旅交出亮眼成績單:今年1-10月,全縣累計接待游客2649.2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42.4億元,其中入境過夜游客同比增長16.2倍,入境旅游外匯收入同比增長20倍,已連續5年獲評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併入選2024旅游目的地……
熱度高、流量大,這是彭水持續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取得的最新成果。近年來,該縣立足生態、民族、文化“三大特色”,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埋頭苦幹奮勇爭先,轉變思維融合發展,切實推動彭水旅游高質量發展,加快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國際知名旅游城市,推動文化和旅游在更廣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實現新發展。
如今的彭水,旅游助推發展作用不斷強化、旅游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品牌創建取得重大突破、旅游影響力不斷擴大,已探索走出一條具有彭水辨識度的民族地區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子。
打好民族牌
厚植底色深度融合,發展後勁更足
“旅游就到蚩尤九黎城。”這是今年以來,彭水旅游持續出圈的新變化。一個傳統旅游景點為何再次煥新?
“全新‘夜’態,全新體驗。”據彭水縣文旅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暑假,為全方位讓游客感知世界苗鄉的獨特韻味,彭水蚩尤九黎城景區精心策劃了“千年苗韻·夜游九黎”主題活動,圍繞“九苗”“三養”,推出苗族美食、苗族歌舞、苗族服飾等“夜市、夜食、夜展、夜秀”等主題場景,實現天天有活動,周周有亮點,每個月都策劃有重大活動,為游客們帶來了一場場視聽盛宴與文化的深度邂逅。
“白+黑”的無縫融合,沉浸式的苗族風情體驗,成就了最大吸引力。截至目前,蚩尤九黎城已實現累計接待海內外游客達45萬餘人次,同比增長50.61%,過夜游客數量實現了213%的同比增長。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為重慶唯一以苗族為主和全國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民族特色是彭水發展旅游最大的底氣和優勢。為此,近年來,彭水厚植底色謀篇布局,堅持以做好苗食、苗繡、苗藝、苗歌、苗舞、苗醫、苗藥、苗寨、苗城“九苗”和康養、文養、禪養“三養”文章為載體和抓手,深度挖掘苗族文化元素,在梳理中提升,在提升中發展,着力破解文化旅游融合瓶頸。
多年來,彭水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好戲連&,在這裡越來越有人們憧憬的“詩和遠方”:成功布局打造世界上最大的苗族風格建築群——蚩尤九黎城;推出了健康養心游、民俗風情游、夜景休閒游等8條精品線路,阿依河景區上榜長江主題國家級旅游線路;培育了“八個一”健康食品,豐富生態綠色産品供給。
苗食、苗繡、苗藝、苗歌、苗舞、苗醫、苗藥等特色凸顯,多點開花。“彭水雞豆花”獲評“渝味360碗”頭碗菜,苗繡館入選全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苗族民歌”入列國家級非遺,鞍子苗寨入選全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項目”……
新産品、新業態,有力促進了彭水民族文化與旅游的激情碰撞和深度融合,正把發展優勢變成勝勢,這裡發展後勁更足。
彰顯現代風
項目為王發展升級,動能不斷增強
文旅內涵的不斷挖掘,贏得國內國際游客的感知和喜愛。新項目、好項目層出不窮,融入更多新現代要素的彭水旅游,更彰顯無限精彩。
摩圍山森林汽車自駕運動營地就是典型的代表。該營地位於彭水摩圍山旅游度假區內,是一個集房車自駕車旅行、森林露營、體育訓練、康養、休閒娛樂、食宿服務和少數民族文化體驗為一體的綜合性營地。營地既結合當地民俗特色,打造符合當地民風的體育項目,還提供豐富的休閒娛樂項目,包括房車自駕車旅行、森林露營、露天電影、KTV等,讓游客在享受民族特色自然美景的同時,也能體驗豐富多彩的現代旅游娛樂活動。
“民族特色+現代體驗”成就別樣精彩,該營地在今年憑藉其優勢成為重慶首家、全國第3家通過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汽車摩托車運動聯合會認證的“五星級汽車自駕運動營地”。
而這只是彭水堅持項目為王,促進文旅産業提檔升級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彭水因地制宜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用大項目、好項目書寫文旅發展新篇章。先後啟動了摩圍山片區、九黎城片區在內建設項目12個,預計累計實現固定資産投資23.8億元。
堅持項目引領,這裡的文旅産業發展的大事兒、喜事兒也一件接着一件:摩圍山旅游度假區內,已建成度假村、運動公園、雲頂寺、摩圍觀唐、少數民族傳統體訓中心、30公里步游道等多項綜合性休閒度假産品和體驗項目;九黎城景區內,已完成旅游核心區、旅游服務區、休閒娛樂區和文化廣場區建設,其中九道門、九黎宮和九黎神柱更被列入世界吉尼斯之最。
建設項目開啟加速度,招引項目也馬不停蹄。據彭水縣文旅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該縣還策劃包裝了一系列涉及未來五年發展的文體旅重大建設項目。包括亞高原運動公園B區康養旅居項目、九黎國際暨渝東南文旅商務會展中心項目、彭水縣烏江民俗文化體驗園項目、彭水縣摩圍山低空旅游項目在內的10個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未來將進一步為彭水文旅提檔升級助力。
新項目、好項目,力促彭水文旅産業發展蹄疾步穩,全新升級、全新改變、全新體驗的全域旅游升級版正在加速。
聚焦國際范
雙向發力重塑新局,品牌持續擦亮
如何讓“具有民族特色的國際知名旅游城市”這張名片叫得更響?如何讓“藏在深閨”的景區景點走向世界,助推文旅融合更高質量發展?彭水給出的答案是:引進來走出去。
“酒香也怕巷子深,産品好也需勤吆喝。”據彭水縣文旅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縣緊緊圍繞國家戰略,把加快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國際知名旅游城市與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西部陸海新通道結合起來,拓展思路,科學籌劃,組織和參加各類“走出去”“請進來”的旅游營銷活動,在推動文化和旅游對外交流合作上保持了強勁勢頭。
“走出去”引來客源和機遇。依託中央外辦定點幫扶契機,該縣邀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世界糧食計劃署、世界衞生組織等駐華國際發展機構,日本、德國國際發展機構駐華代表等來彭水考察交流、開展旅游等領域對口合作;建成了重慶彭水文化旅游(亞太)營銷展示中心,借助瀾湄旅游城市合作聯盟、世界旅游聯盟等重慶文旅國際“朋友圈”,持續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城市的國際旅游交流合作,推出10條跨城市國際旅游線路産品;打造蚩尤九黎城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開展世界苗族同胞看苗鄉·百架包機游彭水、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戶外挑戰賽、“中華民族一家親”慰問演出,承接國&&、市&&重要交流活動近30批次。
“引進來”打造令人嚮往之城。彭水還持續辦好中國烏江苗族踩花山節暨中國·彭水水上運動大賽、國際文化旅游消費季等節賽活動,推動節賽品牌國際化。
一次次不同地域範圍的交流盛會不斷,一場場不同時間節點的外出專場推介接續,一批批天南海北的游客來彭水體驗……在“具有民族特色的國際知名旅游城市”建設按下“加速鍵”的大背景下,彭水贏得了跨越發展的重大機遇。
“引進來”有吸引力,“走出去”有競爭力,點滴積累,正讓彭水文旅品牌的影響力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