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渝鄂湘黔四省市交界處,有一顆鑲嵌於武陵山區生態旅游帶上的璀璨明珠——秀山。它東接張家界,南鄰鳳凰古城,西靠梵凈山,北連桃花源,這裡留存着革命足跡,散發着獨特人文魅力,洋溢着濃郁民族風情,三者相得益彰,共同鑄就了別具一格的文旅魅力。
近年來,秀山緊緊圍繞建設渝鄂湘黔毗鄰地區中心城市的發展目標,充分發揮産業優勢,錨定“書中邊城,畫裏秀山”這一形象定位,將文旅産業作為全縣第三産業的重要引擎,全力加速打造武陵山區文旅融合發展新高地。
文旅深度融合
拓展多元場景
近年來,秀山積極探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新路徑,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雙向賦能,不斷拓展文旅融合新場景。如今,已成功創建秀山西街、鳳凰山、洪安邊城三個4A級旅游景區、秀山西街市級旅游休閒街區以及川河蓋市級旅游度假區,邊城秀山的美譽度日益攀升,成為眾多游客心馳神往的旅游目的地。
在秀山洪安邊城旅游景區,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碰撞出別樣精彩。今年國慶假期,兩場沉浸式體驗情景劇《翠翠的心願》和《走進大西南》在洪安老街輪番精彩上演。《翠翠的心願》以沈從文經典作品《邊城》為藍本,展現了翠翠與儺送純真的愛情以及邊城獨特的風土人情;《走進大西南》則以劉鄧大軍解放大西南為背景,凸顯洪安邊城作為解放大西南第一站的重要歷史地位,讓游客盡享獨特文化體驗。
立足文旅深度融合,秀山每年定期舉辦各類沉浸式、互動式、體驗式非遺展示、展演活動,比如石堤苗族羊馬節、梅江苗族文化節、宋農土家文化節、清溪龍鳳花海文化旅游節、武陵山區原生民歌音樂會、武陵山區首屆戲劇節、中國西部民歌會等系列活動,讓游客深度領略秀山非遺文化之美。
在西街景區打造集宣傳、展示、直播、體驗、培訓、學藝於一體的秀山非遺體驗館這一新型文化空間;巨豐堰入選重慶首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川河蓋被命名為“重慶特異埋藏化石庫”,蘊藏着無數生命演化的奧秘,為秀山增添了“志留紀海洋公園”“有頜魚類的故鄉”等世界級的科學文化名片;土家織錦、金珠苗繡等非遺技藝變身少數民族特色“指尖經濟”,秀山龍鳳花燭、秀山竹編、洪安腌菜魚傳統製作技藝等6項非遺項目入選2024年第一批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推薦目錄,非遺及其衍生品與現代生活、市場接軌,與時尚元素融合,讓秀山文旅活動更“出彩”,文旅産品更“出新”。
“我們以創建國家級武陵山區(渝東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區為契機,實施文化遺産宣傳、保護利用、項目建設等一體化推進,將非遺開發成文創産品、現代表演等,延長旅游産業鏈,打造新的旅游經濟增長點。”秀山相關負責人介紹。
完善服務配套
提升游客體驗
為了讓游客在暢玩景點的同時,邂逅當地特色美食,秀山精心打造了諸多優質旅游線路。“重慶·金齏玉鲙嘗秀山”線路,作為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人間有味 自在鄉村”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涵蓋“秀山西街—洪安邊城—川河蓋—石堤鎮”,這裡山水人文俱佳,游客既能游覽核心景區,又可品嘗秀山油粑粑、米豆腐、西街牛肉麵、洪安腌菜魚、石堤豆腐魚、雅江牛雜湯鍋、膏田清泉石蛙、秀山社飯等地方特色美食。
此外,秀山還推出了“賞燈秀山”“踏歌武陵”“蓋攬川河”“尋夢邊城”4條主題旅游線路,以及依託縣內紅色旅游資源打造的“重走紅軍路”紅色旅游線路3條,滿足游客多樣化旅行需求。
提升文旅服務質效是秀山贏得游客滿意度的關鍵所在。近年來,秀山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要素,持續強化住宿、交通、安全等軟硬體建設,加快構建“快進慢游”旅游交通體系,為游客提供優質服務。
不斷優化文旅服務供給,提升服務品質,強化各方面建設的文化元素內涵,編撰《秀山特色美食地圖》、手繪《非遺導游圖》、《旅游導游圖》等指南手冊,培育秀山竹編等文創品牌,打造《邊城》經典語錄船形木板“網紅”打卡點,還聘請“非遺”傳承人擔任講解員,讓游客充分領略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魅力。
秀山還不斷推出元宵抽免單、情人節套餐、周三免索道票等10余個文旅優惠活動,國慶期間洪安邊城“火鍋文化節”優惠促銷活動更是激發了消費活力,使得過夜游客同比增長20%。
聯動周邊區域
共築旅游大圈
秀山在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聯動周邊協同發展。與合川區簽訂2024年度合秀對口幫扶協議,雙方互相宣傳景區景點,秀山利用新媒體&&宣傳合川文旅資源,還指導本地相關場館、景區針對合川籍游客&&優惠政策,奏響協作共強的文旅高質量發展樂章。
不僅如此,秀山還攜手黔江、涪陵等區縣,依託西部旅游産業博覽會、武陵文旅峰會等&&,抱團聚力唱響“大武陵旅游名片”,宣傳推介自身文化旅游資源、精品線路、非遺文創,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以成渝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為契機,秀山成功承辦相關活動,加強與川南各市交流協作,共同講好巴蜀故事。積極推動武陵山區文旅融合一體化發展,主動與周邊區域交流合作,構建“大美武陵”旅游圈,朝着共建國家級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的目標邁進,推動渝東南文旅融合協同發展,實現規劃建設“一張圖”、景區景點“一票通”、營銷服務“一條龍”,與周邊區縣合力打造精品旅游路線、區域公共旅游品牌。
秀山,這座充滿魅力的城市,宛如一幅絢麗的畫、一本耐讀的書,正誠邀八方游客前來體驗邊城古渡的詩情畫意、秀美川河的絢麗風光以及老城西街的古樸厚重,盡情享受“書中邊城、畫裏秀山”的愜意慢生活。
鏈結>>>
一組數據看成效
今年1—10月,全縣接待海內外游客同比增長19.29%,實現綜合旅游收入同比增長15.74%。
實現過夜游客同比增長20.03%,洪安邊城景區節假日日均接待游客達5—10萬人次,國慶期間累計接待游客超過50.3萬人次,同比增長47%。
文化館免費開展舞蹈、書法、美術等藝術普及培訓,培訓人次達4000餘人次。
旅游投訴受理率、處理率和滿意率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