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珠”變明珠 農文旅融合讓三峽庫心美麗江村展新顏-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正文
2024 11/13 14:13:09
來源:新華網

“獨珠”變明珠 農文旅融合讓三峽庫心美麗江村展新顏

字體:

獨珠半島上的忠縣李家院子生態民宿。新華網發(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供圖)

  新華網重慶11月13日電(韓夢霖)立冬時節,走進位於忠縣獨珠半島江灣的李家院子生態民宿,一幅“治愈係”的鄉村田園風景頓時映入眼簾。民宿面朝長江、三面環水,古樸典雅的巴渝傳統民居依山而築,傳統院落與自然田園交融布局,吸引不少游客來此感受田園風光,尋覓鄉愁記憶。

  李家院子民宿負責人介紹,今年國慶假期,李家院子人氣火爆,民宿自今年1月份開業以來已實現營業收入200余萬元,已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打卡點”。

  獨珠半島位於忠縣城區下游, 因形若璀璨明珠鑲嵌長江,故得名“獨珠”。獨珠半島三面環江的地理特徵以及江灣、濕地、半島等自然環境,形成了獨特的江村風貌。但高密度的生産生活也帶來了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生態問題,區域發展受到影響。

  獨珠村黨支部書記吳順祥&&,村裏的人以前基本上都是進城打工,土地閒置雜草叢生,交通都是泥結石路,坑坑洼洼出行難,常住人口還不到500人。

  近年來,忠縣通過在獨珠半島開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匠心營造“江楓漁火對愁眠”“野渡無人舟自橫”的鄉村詩畫意境,改善提升生態環境,支撐服務當地農文旅發展。

  “通過實施山水工程,村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吸引返鄉農民工回家創業,實現農文旅融合發展,全年累計游客量達到15萬人以上。”吳順祥説。據介紹,當地充分發掘獨珠半島自然本底、人文本底和村莊本底,盤活閒置分散的生態資源資産折價入股,以“公司+專業合作社”的方式,打通國家投資後形成的生態效益向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轉化的路徑。

  除了打造特色民宿外,獨珠村還打造了一座智慧農業園,通過優化農田布局,配套智能化、智慧化裝備和先進技術,通過科技展示、生成示範、科普培訓、訂單農業、休閒旅游等,打造忠縣農業産業展示窗口,帶動鄉村産業融合發展。

  智慧農莊結合數字化技術,安裝了溫室智能化、全場景視頻監控、氣象災害管理、智能溯源、病蟲害圖像AI識別管理等智能化系統,監控和觀測農場農作物長勢,為農作物生長提供最佳環境。游客在這裡不僅能感受田園風光、體驗農耕文化,還能體驗各種“黑科技”,感受現代農業的魅力。

  “今年以來,智慧農莊營業收入150余萬元。”吳順祥介紹,獨珠村通過組建強村公司,每年保底發放流轉費150多萬元,發展農家樂121家,發放工資150多萬元,老百姓人均收入達到2.5至5萬元之間。鄉村振興成果持續鞏固,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

吳順祥在查看柑橘長勢。新華網發(秦蒸 攝)

  截至目前,獨珠江村共引進農文旅企業15家、新開業農家樂20余家,從業人員超400人,村民戶均收入增加1萬元以上。獨珠半島正朝着“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目標不斷邁進。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期間,重慶在三峽庫區腹心地帶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工程,着力解決庫區水土流失與面源污染等突出問題,協同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開展生態修復,保障三峽水庫穩定高效發揮功能。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還注重加強與農業、文旅、游憩、鄉村振興等有機結合,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綠色發展動能,助力産業興旺、助推高質量發展。

【糾錯】 【責任編輯:李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