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浦洛生産的設備。(受訪者供圖)
一輛新能源汽車大約要用15公斤-20公斤膠,別看佔比不大,但在密封性、安全性和耐用性方面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汽車涂膠系統是新能源汽車産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隨着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車企對涂膠設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高精度、高效率,還要耐磨蝕,而至關重要的涂膠設備,以前只有國外廠商才能生産。
位於兩江新區水土新城的重慶海浦洛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浦洛),研發出業內領先的全國産化精密涂膠系統,還將成本降低了30%以上,成功打破壟斷。
不僅是涂膠,海浦洛在噴漆、注蠟等方面通過自主創新填補國內空白,成長為涂裝領域的“單打冠軍”,為八成國內車企和奔馳、寶馬等海外巨頭供貨,産品賣到泰國、越南、俄羅斯等國家,保持年均兩位數的高速增長。
瞄準風向
新能源汽車催生涂膠需求
2014年,距海浦洛靠代理進口設備掘到“第一桶金”已過去19年,這家企業憑藉涂裝系統集成業務,日子過得還挺滋潤。
不過,包括總經理李躍東在內的管理團隊,卻敏銳地關注到一個信號:當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上汽集團時指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
也是在這一年,中國汽車産銷增幅從2013年的14%左右下降至7%左右。
李躍提出,要圍繞新能源汽車産業鏈進行布局,得到大家一致認可。
當時,海浦洛的業務有三大板塊:噴漆、注蠟和涂膠。其國內首創的精準注蠟系統達到亞洲第一水平,與寶馬、奔馳等有合作;噴漆方面,自主研發的快速換色系統也贏得客戶認可,業務拓展到各大主機廠,於是,他們將目光投向此前相對不佔優勢的涂膠業務。一番調研之後,李躍東斷言:新能源汽車時代,涂膠設備需求會越來越大。
為何?李躍東解釋道,新能源汽車為了輕量化,往往採用鋁合金或非金屬材料,這類材料沒辦法焊接,只能採用黏接或鉚接工藝,需要涂膠;取代發動機的鋰電池模組,內部需要結構膠、導熱膠;另外,新能源汽車對降噪的需求也很高,這也與涂膠的好壞有關。
於是,海浦洛把重點精力放在代理進口涂膠設備、系統集成和市場開拓上,很快便取得快速增長。
打破壟斷
自主研發國産涂膠設備
2018年,中美發生貿易摩擦,海浦洛意識到,必須加快自主研發完全國産化涂膠設備。
涂膠複雜且精細,要研製出高精度、高效率的涂膠設備,存在諸多難點。比如,不同的産線布局不同,工作軌跡、運轉速度等都不一樣,伺服定量涂膠機還要精準檢測出膠量和出膠比例。這都需要將各種參數排列組合,再來精密設計。
為此,從李躍東等管理層到銷售經理、技術員,大家開始集思廣益,反復論證。從設計畫圖到樣機下線花了3個月,在實驗室測試4個多月,再送到生産線做了半年測試,遇到問題再返回調整——歷時2年研發,2020年,第一台伺服精密定量涂膠設備順利下線,實現膠量隨着機器速度變化而變化,在節約材料的同時,還提高了涂膠質量。
緊接着,海浦洛又瞄準鋰電池涂膠。“只要將鋰電池的設備做好了,其他産品都不在話下。”李躍東説,鋰電池含有氮化鋁、氮化硼等填料,需要導熱,磨蝕性極強,如果採用普通涂膠設備,大約一週就得更換一次配件,成本高達數十萬元,而憑藉海浦洛研發的系統,可實現半年更換一次,成本至少降低30%。
很快,訂單如雪片般飛來,包括長安汽車、億緯鋰能、比亞迪、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北京奔馳等大批企業用戶。
鼓勵創新
“人人都是技術員”
憑藉汽車涂裝快速換色系統、伺服定量涂膠系統和空腔精準注蠟系統,海浦洛在國內首創汽車涂裝系統産品,填補了汽車流體智能涂裝工藝空白。
“目前,涂膠業務已佔到公司業務的55%以上。”李躍東説,團隊還瞄準計量泵、定量缸等産品,進行創新迭代升級。公司細分産品十余種,已獲得8項發明專利、40余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外觀設計專利、11項軟著權。
為何研發成果不斷涌現?2006年海浦洛就成立了技術部,投入20萬元搞機器人應用技術研發,還對接沿海企業,邀請清華大學等高校專業技術人才來培訓員工。2014年,海浦洛建成西南地區最大噴塗實驗室和涂膠實驗室,2018年,又聯合四川大學成立“智能機器人視覺産學研聯合實驗室”,研發“更聰明更靈活”的智能噴塗、涂膠和焊接機器人系統集成。
“創新不僅是技術部的事,我們公司除了行政和財務外,幾乎全員參與研發。”李躍東説,公司鼓勵每一位員工深入現場尋找痛點,許多問題都是非研發人員從生産現場帶回來,然後優化解決的。
憑藉過硬的産品和技術,海浦洛跟隨合作主機廠,在美國、越南、泰國、馬來西亞、俄羅斯等多個國家均有布局。作為長安汽車重要配套廠商之一,海浦洛順利進入其泰國基地供應體系,今年在泰國市場營業額達到3000萬元。
如今,海浦洛已穩穩佔據汽車涂裝領域大半市場份額,業務遍佈中國80%的汽車製造企業。李躍東介紹,去年公司産值達2.3億元,未來五年營收計劃翻2.5倍,達到5億元以上,下一步將謀求上市。(佘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