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內發布6款新車 長安汽車“上新”節奏為何越來越快-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正文
2024 11/03 11:41:05
來源:重慶日報

一個月內發布6款新車 長安汽車“上新”節奏為何越來越快

字體:

  11月2日,阿維塔科技發布了阿維塔12增程版,指導價為26.99萬元—29.99萬元。

  這已經是一個月以來,“長安係”發布的第6款新車型——

  10月18日,搭載智慧新藍鯨3.0技術的長安啟源A07、A05、Q05正式發布;

  10月21日,長安啟源E07發布,向全球展現了一款形態可變、軟體可變、功能可變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

  10月22日,深藍S05上市,11萬元—15萬元區間的價格,受到市場極大關注。

  為何長安汽車要以如此快節奏地發布“新車”?

  “增程式”正在成為市場主流選擇

  回答上述問題之前,先把目光看向本次發布的阿維塔12增程版。

  據了解,本次阿維塔12增程版,採用全棧自研的崑崙增程技術,搭配寧德時代39kWh驍遙超級增·混電池,綜合續航達1155km、百公里油耗低至5.8L,電量從30%充至80%僅需15分鐘,並且是行業唯一可加92號汽油的增程汽車。

  阿維塔科技總裁陳卓在發布會上&&,阿維塔12增程版,是行業唯一一款智能高端轎車,它的發布,能充分滿足消費者對高端、轎車以及增程技術的“集成式”需求。

  阿維塔11發布時,所有車型均為純電,沒有增程技術車款;阿維塔12剛發布時亦如此。這讓業界不少人都認為,阿維塔將只推出純電車型。但就在國慶前夕,阿維塔07推出增程版,11月2日阿維塔12也推出增程版,釋放了阿維塔將在增程車型上發力的信號。

  這一變化,源於市場的選擇。

  按照動力劃分,新能源汽車主要分為純電、插混和增程三種。簡單來説,純電的動力只能是電,續航方式也只能是充電;混動是油電雙用,既能加油,也可以充電;增程動力是電,但也可以加油,可以把油轉化為電,就如同在車上配了一個“充電寶”。

  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時代剛來臨時,業界都認為純電才是“正統”,增程技術就是“投機取巧”,也是一個很快就會被淘汰的“過渡”技術。如曾任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的馮思翰就公開&&“從整個國家和地球的角度來説,增程式是最糟糕的方案”。

  但消費者的選擇,證明了增程式是當下市場最受歡迎的。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2023年,增程車型銷量增長率分別為206%、116%及173%。同期,純電車型為157.4%、67.5%及24.4%。同時,主打增程的品牌中,理想、問界、零跑在10月的銷量都在3萬輛以上,且增程車型佔絕大多數,而小鵬、小米等汽車品牌,都有了推出增程車型的計劃。

  阿維塔也吃到了增程車型的紅利。在推出增程車型後,阿維塔07首月銷量就破萬,也是該品牌首次實現月銷破萬,證明了增程車型“真香”,這也是阿維塔12推出增程版的重要原因。

  頻發“新車”背後是激烈的市場競爭

  因此,“長安係”一個月不到就發布6款新車,其背後的原因就不難理解:根據不同的用戶、不同的賽道,推出相應的産品。再簡單一點,就是根據需求來供給。

  細看這些新車,更能看到長安汽車清晰的産品布局——

  長安啟源的定位就是“性價比”,新藍鯨3.0技術通過軟硬體技術,打造了先進的發動機及混動電驅品牌,從而讓搭載新藍鯨3.0技術的三款新車能進一步為客戶“省錢”;

  E07是長安汽車首次使用“SDA天樞架構”的汽車,實現了用戶對汽車形態的深度定制化,這能更大程度上滿足一些對汽車有個性化、特色化需求的用戶;

  深藍在業內有20萬元以下最具競爭力的車型稱號,此前發布的車型都實現了口碑、銷量雙豐收。S05的發布,成為20萬元內唯一可拍攝可投影的智能交互汽車,讓其競爭力持續鞏固。

  其實不只是長安汽車,近兩年,眾多國産汽車廠商發布“新車”的頻率都非常快,一台車可能在年初才推出新款,但還沒到年末又推出了次年新款。比如極氪,在2024年,用戶就能買到2023款/2024款/2025款一共三個不同年款的極氪001車型。

  用戶對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要求越來越高,肯定是各家車商頻推“新車”的根本原因,但在此大框架下,還有兩點重要的因素。

  首先是技術迭代快。相比油車比較成熟穩定的技術,新能源汽車還處於高速發展期,電池、電驅、電機的技術迭代周期遠比燃油車短。同時,新能源汽車主打智能化,也更注重其功能性,也使得其迭代周期更短。

  這就有點像前幾年的手機市場,相機、電池、屏幕、系統等技術的快速發展,讓眾多手機廠商也隨之推出了相關産品,而這一兩年,很多技術趨於穩定,迭代速度下降,各大廠商推出新品就不如以前那麼快了。

  另一方面則是市場競爭。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新能源汽車産業競爭格局已經進入“深度重塑期”,2024年是競爭更加激烈、競爭格局更加分化的年份,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只能越跑越快,沒有停下來、慢下來,喘息的機會。

  在激烈的市場環境裏,車商們比的是誰比誰跑得快。加速迭代升級車型,是車商們應對市場競爭的主要方式之一。

  既要“跑得快”更要“跑得穩”

  目前來看,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這一賽道中,“重慶造”汽車算跑在了前面。

  今年1—8月,重慶汽車産量154萬輛,同比增長11%,其中新能源汽車産量52.5萬輛,同比增長151.4%,增速高於全國122.4個百分點,在汽車産業十大城市中排名第一。今年,重慶將力爭實現新能源汽車産量達100萬輛的目標。

  而在産業鏈布局上,重慶已重點培育300多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實現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三大系統、12大總成、56種部件的全覆蓋。值得一提的是,重慶也大力促進技術創新,支持長安、賽力斯等整車企業整合研發資源,加大新品投放。

  作為重慶車企的龍頭,長安汽車絕對是受益者。今年1—10月,長安汽車自主新能源銷量超過53萬輛,同比增長超過45%,其中10月當月突破8.5萬輛,而在“新車”頻發的節奏下,深藍、阿維塔、啟源等品牌都各有突破與亮點。

  這也為長安汽車,乃至“重慶造”汽車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時,提供了底氣。

  今年6月舉行的2024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長安汽車董事長、黨委書記朱華榮&&,行業的“卷”是一個良幣驅除劣幣的過程,它意味着追求卓越,不僅能讓用戶更受益,也會給中國品牌帶來新高度。

  朱華榮&&,未來十年,必將會有更多的中國品牌“卷”成世界級品牌,重慶汽車也必須以此為目標,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跑得更穩”。

  目前來看,無論是企業層面還是政府層面,都在朝這一目標努力。

【糾錯】 【責任編輯:陶玉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