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四重”奏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首批重大項目雙江航電樞紐預計明年竣工-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正文
2024 11/02 20:28:17
來源:新華網

改革“四重”奏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首批重大項目雙江航電樞紐預計明年竣工

字體:

圖為即將完工的雙江航電樞紐。新華網發(華小峰 攝)

  新華網重慶11月2日電(韓夢霖 黃曉蕓)近日,“奮楫爭上游·改革‘四重’奏——‘川渝一盤棋·唱好雙城記’”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重慶市潼南區涪江邊上,當地正在建設的雙江航電樞紐工程橫江而立,巨大的壩體顯得巍峨壯觀。

  重慶雙江航運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白昭鵬介紹,雙江航電樞紐工程2020年開工建設,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首批16個重大項目之一。目前項目已完成投資約20億元,整體工程完成率已超90%,土建施工進入收尾階段,基礎結構基本完成,1號機組已經安裝,2、3號機組正在進行調試,預計明年上半年完工。

  “雙江航電樞紐工程以航運為主,兼顧發電、河道生態修復等綜合利用效益。工程建成後,涪江水位將提高2米,可通行1000噸級船舶。”白昭鵬介紹。

  川渝之間山水相連,有多條跨界河流,涪江就是其中之一。千百年來,涪江以水為紐帶,連接起錦繡壯美的川渝大地,流經四川綿陽、南充、遂寧與重慶潼南、銅梁、合川等多個城市,流域面積3.65萬平方公里,流經地區人口密集、經濟發達。

  雖然涪江流域輻射面積大、航運需求旺盛,但涪江自然河道狹窄、水位較淺,不時還會遇到急流險灘,涪江航道船閘通航能力此前也僅僅只有100噸級,如遇枯水期河道水位不夠,船舶更是無法通行。

  打通涪江這條高效連接長江的“大動脈”,能讓上游綿陽等地的相關産業集群有了一條新的出海通道,不僅對提升川渝地區互聯互通,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具有重要意義,還能有效降低企業物流運輸成本,服務和支撐川渝兩地經濟社會發展。

  據介紹,涪江採用梯級渠化的方式,全流域規劃了21個梯級,四川省境內16個、重慶市境內5個。其中,重慶境內的潼南、富金壩、安居和渭沱4個梯級已建成投運。

  2019年,雙江航電樞紐項目投資開發合作正式簽約。隨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拉開大幕,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

  “該項目建設前期有30多項前置手續需要完成,通常情況下要用兩三年的時間。”白昭鵬説,在川渝兩省市的傾力協同下,潼南、遂寧成立協建專班,僅用15個月就完成前期工作。2020年12月,雙江航電樞紐項目正式開工。

  據介紹,雙江樞紐項目明年有望全面建成投用,將渠化航道25公里,船閘單向年通過能力超過600萬噸,實現涪江從區間季節性通航到高等級全流域通航的重大跨越,為重慶及四川沿江地區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重現涪江曾經繁榮的水運景象。除了運輸效益,雙江樞紐工程建成投用後,預計年平均發電量可達1.885億千瓦時。

【糾錯】 【責任編輯:李華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