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新使命 區縣談落實|武隆推動旅游“三次創業” 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正文
2024 11/01 18:37:33
來源:新華網

扛起新使命 區縣談落實|武隆推動旅游“三次創業” 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字體:

  新華網重慶11月1日電(葛琦)“武隆正圍繞生態優先、旅游引領、三産融合、強區富民的發展思路,縱深推進以國際化為引領的武隆旅游‘三次創業’,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中努力作出武隆貢獻,展現武隆作為。”11月1日,在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扛起新使命 區縣談落實”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武隆區專場上,武隆區委書記何慶&&。

  武隆寓意“威武興隆”,素有“渝黔門屏”之稱。當地森林覆蓋率67.6%,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常年穩定在350天,是中國天然氧吧、國家森林康養基地,也是全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全區擁有地面不可移動文物1505處,天池苗寨、吶溪原鄉等28個市級鄉村旅游示範點各具特色,6個村落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

  “武隆旅游産業享譽國內,從1994年芙蓉洞開放至今,已經走過了30年歷程。30年來,武隆立足獨特的資源稟賦,始終把旅游産業作為支柱産業、主導産業、富民産業。”何慶説。

  武隆先後獲得世界自然遺産、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城市範例獎、世界最佳旅游鄉村三張世界級名片和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5A級景區、國家全域旅游示範區等“金字招牌”。2023年全區旅游及相關産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了12.3%,全區總人口的1/4吃上了“旅游飯”。

  “去年關口西漢一號墓出土了680余件珍貴文物,這個墓葬被譽為重慶百年考古史第一墓,主要是青銅器、玉器、陶器,出土了國內目前發現最早的告地書,最早的木帆船模型,最早的中藥丸劑,正是這個告地書讓我們得知這個墓葬葬於公元前193年,距今已經有2200多年的歷史。”何慶説。

  作為重慶唯一的旅游國際化試點區,武隆持續深耕研學、運動、藝術、康養、婚戀、服務六大産業鏈條,舉全區之力加快創建全國首批世界級旅游景區和世界級旅游度假區。此前武隆已建成投用喀斯特文化休閒中心,正在加快建設京東物流的渝東分撥中心,推進羊角溫泉不夜城、高鐵小鎮等項目,深化商文旅體融合發展試點,打造以生態旅游業為龍頭的綠色服務業産業體系,創建國家級夜間消費文旅集聚區和國家級文旅融合示範區。到2027年,武隆旅游國際化産品體系將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生態優勢也在轉化為産業優勢。武隆正加快構建綠色産業體系,一方面持續優化山地特色農業産業結構,構建蜜蜂、山羊、紅薯全産業鏈,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産基地、全國優質農産品生産基地;另一方面加快培育以清潔能源、綠色建材、旅游裝備和消費品為主導的生態工業集群。目前武隆全區清潔能源裝機總量達到164.5萬千瓦,佔全市總量12%。武隆將依託水能、風能、頁巖氣儲量優勢,加快推動銀盤水風光儲一體化百億級項目。

【糾錯】 【責任編輯:歐陽虹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