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民主村社區正加快進行二期改造,將在2025年元旦前對外開放。”10月31日,在重慶民主村社區會客廳,九龍坡區城市提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潘鋒介紹。
當天,“奮楫爭上游·改革‘四重’奏——‘川渝一盤棋·唱好雙城記’”網絡主題活動走進重慶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民主村社區。這裡是重慶中心城區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和城市更新、積極探索黨建統領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新模式的典型。
2024年10月31日,九龍坡區部分小學的學生在民主村進行視頻錄製。華龍網 辛飛 攝
穿過熱鬧非凡的萬象城商圈,便是50多棟居民樓組成的民主村社區。站在社區會客廳環視周圍,咖啡廳、火鍋店、菜店等店舖林立,寬闊的道路上,居民、游客來來往往,旁邊甚至還有個小廣場。
“特別是到了夏天,廣場中間的小噴泉,吸引不少人來此。”潘鋒介紹,這裡曾是排洪渠,年久失修後垃圾污物橫流,被居民稱為“下水道”。如今,排洪渠被改造成流水景觀,在這裡修建了“建設渠社區公園”,便成為老人、孩童休憩玩耍的場地。
從紅磚房到會客廳,從斑駁的石板路到寬闊的大道,從老舊街區的煙火氣到美麗熱鬧的新街景……誰能想到,這裡的建築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房齡最長的超過70年。在民主村社區住了70多年的居民彭其碧告訴記者,改造之前,社區小巷狹窄,道路斑駁,常常交通擁堵,社區環境臟亂無序。
而變化,始於2022年初,民主村啟動更新項目,與毗鄰社區一體設計、整體打造,保留建築31.6萬平方米,改造11萬平方米,拆除危房4.3萬平方米,提升配套環境9萬平方米。
改造分兩期實施,一期於2023年4月開街,新引進和原有商戶超300家、帶動就業500餘人。改造中,社區聚焦“一老一幼”等重點群體需求,強化數字賦能,堅持文化鑄魂,突出“民呼我為”,形成“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難事不上交”的良好自治氛圍。
社區還特別打造了會客廳,展示民主村歷史文化,並為居民議事提供公共空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則依託街道一體化治理智治&&開展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借助“一表通”智能報表實現全面減負,就近為居民提供可辦政務服務事項70余個;社區食堂則注重“公益性”和市場化相結合,優先為適齡老人提供便民就餐服務,同時面向社會提供服務,日均接待近千人。
兩年多的時間,破舊民居變成城市風景線,老廠老院變為時尚的公共空間,有名的“老破小”轉變為自帶流量的“網紅村”。彭其碧的幸福指數也直線上升,“現在的社區感覺提了一個檔次,環境乾淨整潔,多了不少活動場所,社區經常組織露天電影、節日祝福等活動,真的是越來越好了”。
如今,民主村社區的改造仍在進行中。按照規劃,二期項目將重點打造活力街區,新建産業載體,植入新興業態,以點帶面活化街區,推動民主村業態更新。預計2024年底前,民主村片區城市更新項目將全部完工。(記者 梁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