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會現場。新華網發
新華網重慶10月31日電(李海嵐)“建設美麗重慶 區縣在行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場)31日舉行。會上獲悉,地處長江三峽庫區腹心的巫山縣,聚焦 “渝東北領先、全市進位、巫山辨識度”,正在加快打造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生態強縣。
據介紹,近年來,巫山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聚力推動“九治”攻堅走深走實,全縣綠色GDP佔比達78%,獲市政府落實生態環保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顯激勵通報,獲評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在推動庫區腹地變身美麗之地方面,巫山縣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完成325條漁船退捕上岸工作;深入推進涉水問題排查溯源,清理整改小水電67座,關停老舊散小碼頭24個,整治長江入河排污口69個,長江幹流巫山段水質連續8年保持Ⅱ類,總磷濃度連續11年下降;15個考核斷面、29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保持100%;大昌湖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大力實施國土綠化重點生態工程,累計造林151萬畝,修復礦山2萬餘畝,森林覆蓋率達67.6%,生態保護紅線佔全縣幅員面積36.43%。五里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地,已發現陸棲野生脊椎動物442種,維管植物3245種,入選全國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

一江碧水,兩岸青山,三峽紅葉。新華網發
同時,巫山縣推動生態資源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圍繞長江巫山段、大寧河沿線等重點區域,栽植紅葉類樹種20余種120余萬畝,吸引游客7000萬餘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36.32億元。將退耕還林、石漠化治理同産業發展相結合,種植脆李30萬畝,目前産量達13.5萬噸,産值18億元,帶動全縣6萬餘農戶增收致富,實現“生態”與“産業”的雙向奔赴,走出一條“生態為産業增值,産業為生態添綠”的價值轉化新路子。建成6個風光清潔能源項目,實現年發電量約6億千瓦時,産值3億元左右,其中三溪兩坪農(林)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是重慶最大的山地集中式光伏項目,入選重慶市2024年度綠色低碳典型案例,實現工業之美與自然之美和諧共存。
此外,巫山縣還在城市治理、鄉村建設方面持續發力,建成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濕地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佔全縣國土面積46.2%;兩江四岸11.4公里水陸岸線生態修復和景觀提升全線貫通,修復消落帶71萬平方米;推動環境治理與基層智治深度融合,探索推廣下莊村傳統村落、光明村生態村落、權發村鄉村驛站、安坪村和美家園等鄉村建設巫山實踐,多措並舉繪就和美鄉村幸福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