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四日,巫山縣大昌鎮洋溪村,村醫黎興平上門為吳祖香做檢查。記者 栗園園 攝\視覺重慶
10月24日一大早,巫山縣大昌鎮洋溪村,村民吳祖香正悠然地坐在院壩裏曬太陽,一個身穿白大褂的男子走過來跟她打招呼:“吳孃孃,曬太陽啊?我來給你檢查身體啰。”
來人是洋溪村衞生室村醫黎興平。寒暄過後,他在凳子上坐下,從黑色背包中拿出一台儀器開始給吳祖香測血氧、血壓。
“最近身體有沒有不舒服?低壓有點偏高了哦。”聽到吳祖香説身體無異樣後,黎興平又交代道,“過幾天我再來給你測血壓,多測幾次觀察看看。”
曾經,因為缺醫少藥,吳祖香被毒蛇咬後落下了殘疾;如今,醫生定時上門問診,她説:“當年被蛇咬了,失去一條腿,算我命大活了下來,這才享受到如今的好生活。”
被毒蛇咬傷後,她能活下來“是個奇蹟”
1992年農曆七月初五,這是吳祖香被毒蛇咬的那一天,她至今仍記得清清楚楚。
那時,吳祖香住在被稱為“重慶第一窮鄉”的廟堂鄉。當天早上,吳祖香和丈夫楊元忠一起到田裏去種地,沒想到半路上突然冒出一條蛇,咬了她一口。“眼看我的腳慢慢腫起來,腦殼也開始發昏,就曉得是遭毒蛇咬了。”吳祖香回憶道。
那時,鄉里有一位有治蛇毒經驗的張姓“土醫生”,但他住在山上,而吳祖香已經無法爬山。楊元忠趕快跑到附近求救,在村民們的幫助下,他吊着從山上放下來的繩子,背着妻子爬上了山。
“到張醫生那裏時,我已經失去意識了。”吳祖香説,後來她迷迷糊糊醒來,發現傷處包紮着草藥。就這樣治了3天,幾乎沒有任何效果,吳祖香的全身都腫了起來,在場的村民連連搖頭,讓楊元忠準備後事。
不願放棄的楊元忠四處打聽,又在一位村民的推薦下,抬着妻子輾轉去了附近村子治療了一個多月,結果仍不奏效。無奈之下,他帶着妻子回到廟堂鄉,找到“赤腳醫生”陶忠敏,説:“你看著治吧,出了問題不怪你。”
陶忠敏認為可以截肢,最終,兩人一起實施了截肢手術。“當時我全程昏迷,醒來後才開始感覺到痛,那時候又沒得止痛藥只能強忍。我就這樣在床上躺了一年多。”吳祖香説,在當時缺醫少藥的條件下,自己能活下來算是一個奇蹟。
“給衞生院打電話,就有醫生上門治療”
2008年,廟堂鄉成為全國第一個實施整鄉搬遷的鄉,吳祖香到當陽鄉買了一套房子,搬出了大山。
當陽鄉場鎮有衞生院,吳祖香和家人有頭疼腦熱,都可以到衞生院找醫生。“以前在廟堂,村裏人只有得了大病才會找醫生,像感冒這類小病都是拖過去的。”吳祖香説,尤其是作為殘疾人,她生了病給衞生院打電話,馬上就有醫生上門為她治療、開藥。
丈夫去世後,吳祖香跟着兒子搬遷到了大昌鎮洋溪村,住上了條件更好的磚瓦房,鎮裏的看病條件也越來越好。
2019年的一天,吳祖香在爬樓梯時,突然覺得肚子痛:“兩眼發黑,痛得打滾。”
兒媳見狀趕快打電話叫吳祖香的兒子回家,開車把吳祖香就近送到大昌鎮衞生院。經過B超檢查,醫生很快得出結論:吳祖香得了膽結石。
“當時醫生説可以保守治療看看,給我輸了液,很快就不痛了。”吳祖香説,但到了夜裏,肚子又痛起來,鎮衞生院立即建議她放棄保守治療,趕快到縣醫院去動手術。
“動手術加住院,本來費用是2萬元出頭,通過醫療保險報銷後我自己只出了1萬多元。”吳祖香説,作為殘疾人,她每年的醫保繳費也有一定減免,這讓她切身感受到近年來農村醫療保障政策的完善以及醫療水平的提高——小病診治可以不出鄉,得了大病也有醫可尋。
前年,吳祖香又突發疼痛,到醫院檢查後發現是胃息肉,最後通過手術成功切除。
背上“助診包”,村醫上門提供11項常規檢查
隨着鄉鎮醫療衞生條件的提高,目前,便捷的醫療服務還在向村衞生室下沉,這就要提到洋溪村村醫黎興平那個神秘的黑色背包。
這個寫着“行走的醫院”“全科醫生助診包”字樣的背包,是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出現在吳祖香生活中的。
打開背包,裏面裝了手持彩超、便攜心電圖機、血脂檢測儀等10余種儀器。“這些儀器都是便攜、精巧型的,能做11項常規檢查,後&跟縣醫院聯網,結果很快就能出來。”黎興平翻着包包,一一介紹。
去年7月,在巫山縣積極爭取下,由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指導,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扶貧與發展委員會等聯合發起的“行走的醫院”項目成功落地巫山,項目選取了100個村衞生室作為試點,黎興平等100名村醫領到這個“助診包”。
“當時我還在縣裏參加了項目培訓,學習如何用好這個‘助診包’。”黎興平説,吳祖香前兩年做了兩次手術又有基礎疾病,是他上門隨訪的重點對象。
“這個背包好好哦,那麼多檢查以前都要到鎮衞生院才能完成,現在坐在自家院壩就能做。”説起“助診包”,吳祖香笑呵呵地點讚。
她告訴記者,她看到過有村民在黎興平的指導下,通過助診&&與縣醫院的醫生乃至全國的專家遠程問診。“真是沒想到,我們這些以前生活在窮山溝的村民,還能讓大城市的專家給我們遠程看病。”吳祖香感嘆道。
截至2023年末
全市共有鄉鎮衞生院804個 床位45943張
衞生人員36616人 總診療2423.5萬人次
全市共有村衞生室9496個 鄉村醫生12543人
衞生員1043人 執業(助理)醫師4594人
(數據來源:市衞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