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新使命 區縣談落實|重慶秀山:從“下酉州”到“下欽州”-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正文
2024 10/29 09:25:09
來源:新華網

扛起新使命 區縣談落實|重慶秀山:從“下酉州”到“下欽州”

字體:

  新華網重慶10月28日電(肖瑜媛)“黃楊扁擔軟溜溜,挑擔白米下酉州……”隨着這首朗朗上口的民歌,“扛起新使命 區縣談落實”主題宣傳走進了重慶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這首蜚聲海內外的秀山民歌《黃楊扁擔》,描繪了這樣一幅畫卷:山民們用黃楊扁擔挑着兩擔稻秧、白米走在鄉間的田埂上,沉重的擔子經由黃楊扁擔挑起來,一上一下地在肩上均勻地晃動,他們要將自己種出的白米挑到酉州去賣錢。

  除了口耳相傳的民歌,還有一些“物質記憶”也印證了秀山的“貿易基因”。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西街老街上,土家族的特色民俗建築吊腳樓錯落有致地排列着,在這些以木頭為主要材料的棕褐色建築群中間,幾座黑瓦白墻的徽派建築顯得格外亮眼。

  秀山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高利對隨行記者介紹道:“相傳,清朝同治到光緒年間,有不少從事桐油、私布、鹽茶貿易的徽商來到秀山,在這裡進行大宗的貨物買賣。這些徽派建築是徽商曾經到秀山貿易、生活見證。”

  長出貿易的“基因”,秀山有自己的地理和區位優勢。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位於重慶市東南部,境內平壩、丘陵、山地各佔三分之一,縣境中部是武陵山區最大的平壩。此外,秀山縣位於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鄰地區,素有“湘黔鎖鑰、武陵明珠”美譽。

  也正是因為這些優勢,秀山縣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東線的重要節點。

秀山鐵路集裝箱貨場。新華網 發(秀山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10月25日,在秀山鐵路集裝箱貨場內,一批來自廣西欽州的標箱正在卸貨。這些貨物23日從廣西欽州港出發,經由西部陸海新通道欽州直達秀山貨運班列運輸,耗時兩天到達秀山。同樣,兩個裝着手工燈籠、年畫的集裝箱正安靜地等待着屬於它們的班列,等待着直達欽州港,再運輸至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

  這是秀山作為貨物交易中心的縮影。秀山已經實現東盟國家的生鮮水果、石油焦等産品到秀山集散;周邊區縣碳素電極、手機配件等産品從秀山發出。據悉,截至6月,秀山鐵路集裝箱貨場已完成通道運量1501標箱、貨值1.12億元,分別是去年全年的4.9倍、3.4倍,實現進出口貿易額1.4億元,同比增長141.8%,進一步吸引貴州銅仁地區、湖南湘西地區、渝東南地區等周邊區縣大宗貨物到秀山集散中轉。

  截至目前,秀山已經開行西部陸海新通道武陵山班列、17條武陵物流專線,快遞分撥中心覆蓋周邊13個區縣,基本構建起輻射周邊18個區縣、800多萬人口的商貿物流網絡。

  “以後,各種産品到達秀山,不再需要用扁擔挑着下酉州了,而是坐上火車直達欽州。”高利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糾錯】 【責任編輯:李華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