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瘦身” 重慶數元道找到“新門道”-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正文
2024 10/29 08:44:26
來源:重慶日報

汽車“瘦身” 重慶數元道找到“新門道”

字體:

  車身輕量化,是每個車企都須攻克的難題,新能源汽車由於電池包帶來的重量增加,更要重視車身輕量化。在這方面,重慶有家企業找到了“新門道”

  “以前,這種輕量化材料只有一家國外巨頭能生産,價格高,還必須使用他們的焊接工藝專利。行業大會上,他們在&上意氣風發地作介紹,我們在台下就暗暗下決心:一定要實現國産化,不再受制於人。”

  近日,在兩江協同創新區,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裝備輕量化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重慶數元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元道)董事兼副總經理李金龍自豪地告訴記者,為汽車“瘦身”,數元道已成功找到了“新門道”。

  “新門道”其實是數元道研發的一款汽車用無涂層、抗氧化熱成形鋼,名叫“LumiSword”,寓意“亮劍”,在輕量化的同時增強了安全性,能與國外涂層産品“叫板”。

  目前,這款産品已從實驗室走向生産線,通過與河鋼邯鋼公司、攀鋼西昌鋼釩合作,實現了1000噸左右的試生産,已有多家車企排隊等待合作。

  “依託北京理工大學的研發資源和兩江新區的産業基礎,我們有信心能在輕量化這個領域實現更大發展,助力重慶打造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李金龍説。

  汽車“瘦身”,一道“既要又要還要”的難題

  産業發展新趨勢,正推動産業鏈變革。近年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飛速發展,催生了汽車材料輕量化的需求。

  在兩江新區,長安汽車、賽力斯汽車等整車企業都在加大輕量化方面的研發。其中,通過材料、工藝、結構等方面改進,問界M9的輕量化指數已經達到2.02,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業內在輕量化方面已做了十幾年探索,大家發現一味減重會帶來安全性問題,鋁合金、碳纖維等材料成本又太高。”李金龍説,對輕量化的追求,既要安全性越來越強,又要越來越輕,還要成本可控。

  經過驗證,業界公認能兼顧輕量化、安全性和經濟性的材料,當屬超高強鋼。超高強鋼的成分如何配比、採用什麼工藝,才能實現上述目標?這是材料學專家一直試圖攻克的難題。

  第一道難關是成形。鋼的強度越高成形越難,業內一般採取熱衝壓成形方式,將材料加熱後衝壓成形同步進行模具淬火,能夠解決汽車零件超高強度與複雜成形的矛盾。

  新的問題隨之出現——鋼加熱後容易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表面産生疏鬆氧化鐵皮,需要進行拋丸處理,但這會影響零件精度。率先實現技術突破的是全球鋼鐵巨頭安賽樂米塔爾,他們在鋼材表面加上一層鋁硅涂層,解決了鋼的高溫氧化問題。

  “産品好,但價格也高,每公斤12元,而普通裸板僅每公斤5元。”進口産品用不起,國內鋼廠也開發了同等性能的鋁硅涂層板,價格大約在每公斤7元,但受限於國外專利,使用國內鋁硅涂層板的車型不能出口海外市場。

  “打怪通關”,超高強鋼領域的“悟空”橫空出世

  “便宜的不好用,好用的不便宜。”這是不少車企的痛點。

  瞄準這一痛點,2020年,數元道創始人趙岩博士加盟北理工重慶創新中心,組建二十餘人團隊,開始LumiSword熱成形鋼的研發。

  “4年來,就像《黑神話》裏的悟空一樣,一路‘打怪通關’搞研發。”李金龍回憶,一群博士、碩士每年有一半時間在實驗室,另一半時間蹲守在鋼鐵廠生産線旁。

  第一步是材料成分體系確定。“超高強鋼成分包括鐵、碳、硅、錳、鋁、鉻、鈮等十余種合金,這是從上百種材料中經過數百次試驗挑選出來的。”李金龍介紹。

  第二步是確定材料成分配比。煉鋼就像“抓中藥”,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大部分材料成分要精確到千分之一,極個別要精確到萬分之一。

  就拿錳來説,錳是脫氧劑,還是保證強度的重要元素。“按照不同配比,我們一次會同步做十余組試驗,從中選出最符合性能的一組數據。”李金龍説,確定材料成分配比,就花費了半年左右。成分配比定了,接下來就要確定工藝參數。

  鋼鐵製造工藝流程相當複雜,包括煉鋼、連鑄、熱軋、酸洗、冷軋、連退等,整個流程下來幾百個參數,需要反復研究分析。

  一次次“通關”下來,數元道研發的無涂層、免拋丸熱成形高強鋼LumiSword,實現了既不需要涂層,又可以免拋丸,同時抗氧化效果最佳,打破了國外專利限制,有助於超高強鋼進一步推廣應用,提升國産新能源汽車品質。

  以汽車AB柱為例,冷成形零件的抗拉強度約為900—1000兆帕,熱成形零件則能達到1500—1600兆帕,比前者提高50%—80%。在輕量化方面,熱成形超強鋼零件可減重30%—50%左右,以其在車身中30%的佔比來算,整車可減重9%—15%。

  離量産僅剩“最後一公里”,已有多家車企排隊等候

  “據我了解,國內曾有三四個團隊和我們走在同一條路上,最後只有我們堅持下來了,走得最久,走在了最前面。”李金龍感嘆道,不過,從試生産到批量生産,還有“最後一公里”需要打通。

  目前,他們正在集中火力,攻克熱成形後産品涂裝附着力不夠強的難題。“半年來,我們和車廠、零部件廠、涂裝廠等做了上百次試驗,幾乎每天都在‘頭腦風暴’,最近得到了比較好的試驗結果,有望很快解決。”李金龍説,爭取2024年底能實現批量生産。

  “我們將産品取名為LumiSword,就是表明面對國外強手,我們也敢於亮劍。”李金龍説,“LumiSword”系列産品若能順利面市,不僅能將成本較進口産品降低50%左右,還能解決專利問題和出口問題,因此得到頭部車企的極大關注。

  “目前已有多家頭部車企都放出話來,希望産品一下線,就啟動他們的産品認證流程。”李金龍説。

  不只是汽車材料輕量化,數元道還聚焦被西方高度壟斷的汽車産業CAE(計算機輔助工程)問題,打造中國人的材料建模軟體MatFavor,通過材料建模數智化,為主機廠降低人力成本、提升開發效率,快速響應整車開發需求。

  通過“材料+軟體”兩條腿走路,數元道的目標是聚焦汽車輕量化領域,加快形成零件製造、裝備製造、智能産線的産業閉環。

【糾錯】 【責任編輯:韓夢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