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渡金手指”重慶小面技能展示交流活動現場
義渡壹秋堂非遺工坊裏,一群居民圍坐在一起,學習製作山茶花。張春曉 攝/視覺重慶
就業列車送崗位,精準服務惠民生。
2022年,大渡口開通了“義渡就業列車”,為群眾提供線上線下招聘活動、職業規劃、創業指導、培訓服務等多元化綜合性服務。
兩年來,大渡口已建成就業創業服務站點141個,“15+5”人社服務點覆蓋率100%,累計帶動3.8萬人就業。
“一輛車”讓上萬人實現了“就業夢”。“義渡就業列車”改革案例被評為重慶市人力社保領域最佳實踐激勵推廣案例、重慶市社會民生領域改革典型案例(第三批)向全市推廣。今年1—9月,大渡口城鎮新增就業10366人,登記失業人員就業3628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552人,前三季度城鎮調查失業率均位列A檔。
站點全覆蓋
家門口的工作一站直達
走進大渡口新山村街道人社便民服務站“知民居”,可以看到裏面“大有乾坤”。自助服務一體機一字排開,“義渡就業列車”智慧就業駕駛艙展示就業動態、企業崗位、零工訂單等信息一目了然,寬敞的培訓室不定期舉辦創業培訓沙龍、勞動相關政策法規培訓……
“義渡就業列車”就從這裡出發,穿梭於大渡口的大街小巷,將家門口的好工作送到千家萬戶。
24歲的余女士是一位聽障人士。大學畢業後,因為聽力障礙找工作屢屢碰壁,要麼收入太低,要麼幹不久就被辭退。灰心之際,她了解到大渡口的潤邦·彩虹家園殘疾人就業基地正在招人。
經過短期培訓,她很快就上崗了,從事數據標注的工作,還當上了組長。“以前的工作只有1500塊工資,現在1個月到手能拿3000多。這裡工作環境舒適,氛圍也好,我特別滿意。”
據潤邦·彩虹家園殘疾人就業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基地裏像余女士這樣的殘疾人員工有72人。除了數據標注,基地還開發了殘疾人手工編織、新媒體運營及非遺剪紙等項目,讓殘疾人有更多的就業機會。自去年入駐大渡口區以來,截至目前,累計已完成項目80余個,累計項目總産值約108萬元,開展技能培訓300餘人次,幫助500餘人次實現就業。下一步,公司還計劃針對寶媽群體開展培訓以充實數據標注員隊伍。
在義渡壹秋堂巾幗非遺工坊裏,二十幾名婦女圍坐在一起,專心致志地纏絲鉤編,手指翻飛間,精美的花卉胸針“新鮮出爐”。王女士是其中一員:“年紀大了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在家門口做做手工蠻好的,像今天做的這種非遺胸針,一個可以賣100多元。在這裡上班既能掙錢,又能照顧家庭。”
義渡壹秋堂巾幗非遺工坊是我市首個城市社區非遺工坊品牌,以文化為核心、以非遺為載體,通過“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體、公眾參與”四位一體模式開展市場化運行,致力於幫助轄區寶媽、大齡失業等居家婦女及殘疾人靈活就業增收。截至今年9月,工坊面向轄區居民共計開展專業及公益非遺技能培訓20余場,覆蓋轄區婦女400餘人,培育匠心人才30余名,帶動90余名婦女靈活就業,人均月增收1000元,創造産值25萬元。
除了上述特色載體,“義渡就業列車”還建成了九宮廟街道便民創意集市、八橋鎮青創基地、跳磴鎮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建勝鎮義渡數字零工市場,並積極推進茄子溪街道義渡影視零工基地建設,真正實現“站點全覆蓋、一站一特色”。
其中,義渡數字零工市場在不久前舉辦的第三屆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業務競賽全國賽上,榮獲“優秀就業服務項目”三等獎。
實施“創星”計劃
護航創業項目一路向前
“義渡就業列車”不僅讓家門口的工作唾手可得,還讓無數創業夢想破繭而出。
2024年6月,大渡口區啟動了“義渡就業列車·創星”計劃。大渡口區以“三城聯動、政府搭&、導師跟扶”方式,全面提升企業質量,輔導“領航之星”;遴選區內潛力企業,進行系統化培育,孵化“鋒芒之星”;針對高成長型企業,開展賽事輔導、專項技能提升等,培育“翹楚之星”;通過大渡口區、忠縣、成都成華區三城協作,全方位、系統化開展品牌活動,培育“獨步之星”。同時,還開展百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主題沙龍及招聘活動、“義渡就業列車·創星”計劃高校人才發掘等。
8月,來自大渡口的冷欣參加大渡口與成都市成華區、成都市浦江區、德陽市羅江區、達州市大竹縣、甘孜州丹巴縣共同舉辦的“同心致遠 共創新程”區域協作就業創業大賽,參賽項目是“竹弦琴(改良版胡琴)製作與推廣”,入選“個人創星”組15強。以竹纖維代替紅木,以碳纖維代替蟒皮,讓傳統胡琴的製作改良升級,在全國屬於首創。冷欣&&,通過這次創業大賽認識了更多産業鏈上下游企業,為推廣竹弦琴集聚了多方力量。
以賽為媒激發創新活力。在“創星”計劃的加持下,今年,大渡口“tsRNA血液腫瘤診斷”“未來社區智慧生活項目”晉級第六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重慶市選拔賽暨第八屆“渝創渝新大賽”先進製造、“滿天星”軟體及信息服務業組和銀發經濟組市級決賽,“tsRNA血液腫瘤診斷”項目獲得市級決賽二等獎。
據大渡口區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創星”計劃實施以來,大渡口還開展了“解鎖夜市經濟,創業創新先行”“休閒農業與鄉村旅游融合創新思路與舉措”“從簡歷診斷分析求職—你準備好了嗎?”等導師主題巡診活動6場,為創業者們講解創業擔保貸款等政策,市場調研與項目選擇、成本核算等內容,深入淺出的培訓激發了學員們的創業就業熱情、拓寬了創業的眼界和思路。
與此同時,大渡口不斷優化創業擔保貸款經辦流程,“真金白銀”支持項目發展,實現4個工作日內辦結,今年以來共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04萬元,惠及16個創業項目,發放貼息56.96萬元,惠及30個創業項目。
強技能育人才
精益求精鍛造一技之長
一“技”激起千層浪。
10月23日,“義渡金手指”重慶小面技能展示交流活動在大渡口風雨廣場成功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名廚匯聚一堂、大展身手,現場製作麻辣鮮香的重慶小面,絕技輪番上演,熱辣鮮香四溢,引得觀眾們連連驚嘆,掌聲雷動。
10月25日,“巴渝工匠”杯重慶市第二屆郵政快遞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在大渡口區圓滿落幕。來自全市郵政快遞行業56家企業的93名選手,在快遞員和快件處理員兩個競賽項目展開巔峰對決。行業技能最高水平的碰撞、先進的新材料、新設備令人應接不暇。
兩場重磅技能大賽相繼在大渡口舉辦,足以證明大渡口對技能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和突出成效。
現代化産業催生技能人才發展。以重慶小面産業為例,大渡口區人力社保局以建設重慶小面産業園為契機,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打造重慶小面專業技能人才引培服務體系,積極鼓勵院校、企業建設重慶小面專家團隊、小面大師工作室,協助引進更多資深的小面大師,並開設了PLC工程技術人員、全媒體運營師、人工智能訓練師等培訓課程,為産業園建設提供人才儲備。
技能人才也需要精益求精“鍛長板”,與産業發展同頻共振。近年來,大渡口區持續增強培訓資源供給,深入園區、企業、生産車間走訪調研,引導企業以崗位需求為導向開展培訓,做好“崗位+培訓+就業”三環銜接、“學校+企業+人力資源機構”三方聯動、“培訓計劃+緊缺職業+補貼標準”三目錄引導的“3+”職業技能專項培訓。同時,着力改革技能人才評價方式,構建以社會化職業技能鑒定為主,職業技能競賽、企業技能人才評價為補充的多元評價體系,先後推薦秋田齒輪劉太鐘、中冶建工集團吳鋼成功獲評“最美巴渝工匠”“高技能領軍人才”等稱號,劉太鐘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發揮高技能人才的帶動示範效應,推動實現高技能人才量質齊增。(楊敏 陳佳佳 趙袁圓 圖片除署名外由大渡口區人力社保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