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在我市召開的數字重慶建設推進會上,兩江新區、渝北區仙桃街道、市公安局等一批區縣、市級部門、企業及鎮街作交流發言。一起來看看這些數字重慶建設應用場景是如何便民利民的。
“警察同志,我們居民樓下的飯店天天用喇叭放廣告,好惱火!”前不久,兩江新區禮嘉派出所接到一起報案。警務人員迅速&&對應的社區治理人員到場處理,化解了這一矛盾。
這樣高效率的處理,得益於禮嘉街道全面融入數字重慶“1361”整體構架創建的“三融一聯政警聯動”,後者實現了“110”與“12345”警政聯動處置。
兩江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近年來,兩江新區在推動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進程中,形成一批標誌性成果。目前,兩江新區多個智慧小區已實現“智能設備自動預警”“電梯狀態監控”等多類智能功能,“智慧”已經成為兩江新區城市數字化治理的最大亮點。
仙桃街道下轄150個小區、2.2萬家商業主體、30萬常住人口,基層治理任務可謂千頭萬緒。為此,仙桃街道圍繞“聚焦體系化推進工作,提升全面統攬指揮調度能力;聚焦惠民生暖民心,提升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解決能力;聚焦助企興業,提升精準研判靶向服務企業能力;聚焦保安全護穩定,提升突發事件快響快處能力”等4個聚焦做文章。
仙桃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他們通過搭建一體化治理智治&&,通過細“治”入微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比如在心理健康服務方面,仙桃街道構建起社會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成多個居民身邊的“心靈診所”。
“以前早、晚高峰從四公里立交橋進出內環,至少要半小時,現在只要15分鐘,快了不少。”這兩年,不少市民對南岸區四公里立交橋這個“常年堵點”的改變深有體會。
在道路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緩解擁堵?為此,重慶實施了“交通智管”。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近年來我市公安交管部門持續推動大數據智能化融入交通管理,實施“智慧交通”“智能交管”等精細化管理,提升公安交管服務水平,讓市民辦事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比如,針對主城橋隧車流量通行情況,公安交管部門通過“城市路面交通大腦”數據中心,綜合分析車輛過橋過隧流量變化規律,推出橋隧錯峰通行政策,緩解了擁堵。